首页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动态 遂平县“四贴近、四结合、四强化”见真章
遂平县“四贴近、四结合、四强化”见真章
照镜子找差距 正衣冠立行立改
遂平县“四贴近、四结合、四强化”见真章
本报讯 (记者 吴胜军)“贴近群众与大走访相结合,强化为民意识;贴近企业与服务重点项目相结合,强化发展意识;贴近党员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强化宗旨意识;贴近实际与为群众办事相结合,强化政绩意识。”遂平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握“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入百村进百企,解难题办实事,结合遂平县的实际,以“四贴近、四结合、四强化”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活动开展,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镜子对准问题,把病根找出来
遂平县以领导班子为重点,以转变作风、联系群众为突破口,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群众抗旱难、出行难、用电难、西山环境维护难;隐藏着背后的‘四风’根源是:部分干部的政绩观出现了错位和偏差,在经济发展上,重速度、轻质量,急功近利。”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遂平县委是这样剖析自己,并且认识到:“群众反映的问题无小事,要坚决督办,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改;问题不解决,活动搞得再有声势,群众也不满意、不买账。”
着力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遂平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带头。实行集中走访和分散走访相结合,专门走访与下乡工作相结合。其中,设置周末为集中走访日,其他时间分散走访,并做好走访记录日志。走访期间及时了解群众困难,能够解决的问题立刻解决,不能够立即解决的做到一天一记录、一周一汇总,对问题进行梳理、细化、量化,分口办理,限期解决。
干部对准群众,把意见收上来
为了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遂平县坚持开门搞活动。该县通过民主评议、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卡、开设电子邮箱、征集到群众意见建议200多条。
该县重点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困难群众、三留人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信访老户、致富带头人和返乡农民工,最大限度地亲近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该县要求乡镇干部大走访实行“二下”、“三送”、“四带”制度。乡镇(街道办)班子成员带队,分包各村,每村3~5名乡村干部职工,下村入户进行走访,每人每月走访不得少于30户。“心要下去”是指批评的话,要受得住;奉承的话,迎得住;建议的话,要记得住;诉求的话,要应得住。“三送”即送一张群众路线教育明白纸,送一张便民联系卡,送便民实用一本小册子。“四带”,即乡村干部在走访中要深入群众,把意见带上来;认真聆听,把建议带上来;敞开谈心,把问题带上来;倾听民意,把需求带上来。
问题对准自己,把干部摆进来
在转变干部队伍作风方面,遂平县领导干部先把问题对准自己,按照领导机关公开承诺制,遵守八项规定和反“四风”承诺在媒体上发布。
县委、县政府带头,县直部门紧紧跟进,开展整风肃纪,查摆问题专项行动,解决文山会海、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至目前,压减各类简报74%,取消各类评比、培训、表彰、庆典80多项。同时,遂平县就领导干部用车、公务接待、清理清查“小金库”等进行专项整治,从制度上保障了干部的廉洁自律性。
为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深入基层,该县不断提高乡镇(街道办)党员对村务的知晓率,做到村里的事党员要知道。各村设立了党务、村务公开栏和信息栏,通过公开栏形式将党务和村务向党员公开;结合平时村里召开的党员大会,以会议形式公开;利用印发“明白纸”、平安大喇叭或手机短信等其他手段公开。公开内容尽量做到全面、丰富,对一般的党务、村务至少每月公开一次,涉及党员利益的重大问题及群众关心的事项实行一事一公开,临时性的党务、村务根据需要及时公开。
严格决策程序,保证村务按章行事,做到村里的事党员要做主。农村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严格决策程序,保证党务村务按章进行。
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报告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宣讲和辅导。同时,邀请老党员进行现身说法,对反对“四风”,坚守底线,讲党性、讲政治、讲原则、顾大局的作风进行交流和学习。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遂平县“旅游景区的公车少了,机关的大门宽了,田间地头的干部多了。”干部作风转变成为老百姓的真切感受。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1057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