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金融保险之窗行业要闻 专家:黄金投资不宜作为家庭理财主要方式

专家:黄金投资不宜作为家庭理财主要方式

近日黄金价格大跌,不少市民欲“抄底”投资,许多经营黄金的商家销量增加。理财专家提醒,黄金投资不宜作为家庭理财主要方式,交易有风险,参与需谨慎,且要量力而行。

近日,国际贵金属价格暴跌,有人认为这轮下跌属于正常回调,但也有分析师判断长达12年的黄金牛市可能就此终结。与此同时,国内不少个人投资者欲纷纷入市,大手笔买入实物黄金。

国际金融理财师李智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黄金投资不宜作为家庭理财主要方式。第一,黄金只有在价格上涨周期才具有保值功能,每年金价增幅至少要达到6%,才能比存款或购买理财产品划算;第二,实物黄金保管有成本,变现有损失,持有无利息,占压资金;第三,黄金价格并非只涨不跌。近十年来黄金价格一路上涨,但不能认为,在今后的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金价同样保持上涨趋势。

李智海说:“从历史上看,白银价格在1980年创出48.7元新高后,在低位徘徊31年后才再次冲击新高。黄金价格同样也经历过20多年的低位震荡。黄金市场一旦走低,就跟股市一样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严重损失。如果认为黄金、白银一定能够战胜通胀,保值增值,那就大错特错了。”

此外,一些市民参与黄金或白银TD延期交易,这一交易品种类似于期货,由于有高杠杆放大倍数,使得风险更大。即使方向做对,也可能因市场交易剧烈波动被强制平仓出局。理财专家认为,对于不具备专业背景和知识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参与高风险的延期交易不是明智之举。许多投资者投资金银币,但金银币变现能力差,单个价值低,市场规模小,只能算是收藏品,不宜当作家庭理财主要方式。

                                 (   )

 

 

黄金暴跌是恶炒的必然结果

 

近日,黄金市场暴跌,国际舆论认为,贵金属的下跌通道已经开启,未来的黄金市场将出现一段“黑暗期”。

黄金在各地金融市场都享有崇高地位,不但各国政府都以黄金储备来彰显国力,而且普通老百姓也习惯以黄金收藏来体现自身的财富。金融危机后的这几年,以美欧日为代表的西方各国和经济体为了渡过危机,都选择货币宽松政策,滥印纸币,导致货币出现全球性贬值狂潮。这样的结果不仅使各国货币泛滥,而且老百姓的财富也被迫缩水。在此情况下,黄金的稳固地位被挖掘出来,作为一种避险工具,它受到世界各国投资者和投机客的追捧,纽约金市的黄金价格连续几年保持上升势头。

同其他投资商品一样,受到投机裹挟的黄金在经历了一轮暴涨以后,必然会出现暴跌。最近出现的这一波金价暴跌,虽然可以找出诸种外因,但是,一个最为核心的原因是,经过长期的炒作,黄金的期货价格早已脱离其应有的价值中枢,充满泡沫。因此,外部因素触发其出现如坐过山车一般的暴跌,并不让人意外,这正是投资市场演变为投机市场后导致的必然结果。

未来黄金市场的行情会如何演绎,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在市场。

(周俊生)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2/1226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