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财经新闻国际财经 探源中华文明·仰韶彩陶文化:彩陶中的数学之萌
探源中华文明·仰韶彩陶文化:彩陶中的数学之萌
据史料记载,在仰韶文化各处遗址中出土的彩陶上,已发现有各种各样的刻划符号52种。这些刻划符号至今尚不能认读,仍然是个谜,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结绳记事”的传说,这些刻划符号可能代表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也可能是数字的起源,很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记数符号。
除了这些未解的刻符,数的概念和应用更多在许多陶画中反映出来。在陶画的制作过程中,图案组合中每一纹饰的大小与位置都要经过预算,彩陶的制作对数学的萌芽和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陶画中,在各不相同的位置上却绘着数目相同的线条,说明人们已经掌握了数字规律。因为在第一个位置绘出一定数目的线条,如果另一位置要绘出同样的线条,就必须要数线条的数目,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例如在河南省安阳市后岗遗址出土的圜底盆的腹部绘出多组竖线条,每组数目都相等。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出土的一件彩陶圜底钵,其一图案是在每个三角形各边各绘相等的6条斜线,说明他们已经准确地掌握了一些数目的概念,并能灵活应用。仰韶文化庙底沟遗址出土的花瓣纹彩陶盆,弧线三角和花瓣为双关纹样,彩陶花纹的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各纹饰的位置计算准确,使首尾衔接达到天衣无缝。构思展示出图案独有的节律性和双关循环连续不断的优美画面特色。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盆等许多彩陶的纹样中还有许多对称的图案,互为对称的两个图案的设计也必须经过计算才能完成。数不胜举,许多彩陶纹样的完成都运用了数学,在实践中,为实用数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军学)
责任编辑:lidong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2/1282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