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财经新闻国际财经 外汇局官员撰文:外储增速不降影响物价调控
外汇局官员撰文:外储增速不降影响物价调控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指出 ———
本报讯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目前已突破3万亿美元的大关。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指出,外汇储备增速不降下来,将会极大地影响当前的物价和房价的调控工作。即便是房价调了下来,也不排除资金流向其他市场,造成别的资产泡沫,增加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成本,促使人民币汇率变相升值。
管涛认为,不存在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的基础,人民币汇改要克服浮动恐惧症。过于强调汇率稳定,就是将汇率从工具变成目标,是对汇率政策的异化。况且,美元未来是一个不确定、不稳定的货币,盯住美元难以引进信心锚,反而会加剧多边汇率变动,诱发输入型通货膨胀。
管涛表示,他认为,逐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体制保障。形成多元化的对外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是我国下一阶段资本账户开放的重点。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要注意与国内其他改革配套推进。总的原则是,对内金融开放不能落后于对外金融开放,汇率市场化不能落后于资本账户开放。
对于外汇储备的规模,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也认为,应该控制在8000亿到1.3万亿美元的上下限,即人均600-1000美元即可。过多的外汇储备建议五路分流,包括补充国有资本、购买战略资源、扩大海外投资、发行外国债券和鼓励民间持汇。不过,他也强调,这些建议也只是从治本的角度考虑,还必须改革外汇储备的生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为外汇储备“瘦身”。
专家观点
樊纲:中国应减少美元依赖
新华社电(记者 张遥 章苒)经济学家樊纲25日在杭州举行的东北亚名人会上表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在内的东北亚各国应考虑建立区域债券市场,相互持有对方国家主权债券,以推动储备货币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实现单一世界货币是很遥远的理想,要使金融市场更为安全,应该朝着储备货币多元化方向发展。”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建议,“首先在东北亚各国当中,实现相互持有对方国家主权债务,推动储备货币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樊纲认为,金融危机之后,如何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减少金融市场风险,是中、日、韩三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当大家互相持有各自债券的时候,对各自的经济风险也更加关心,在宏观政策方面可以更好地进行协调与合作。”
樊纲说,亚洲地区经贸合作当中,都希望出现区域债券市场,这也是区域经贸合作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但可惜多年来相对停滞。通过相互持有对方国家债券,也是推动区域金融市场、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步骤。
责任编辑:lidong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2/1296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