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财经新闻国际财经 残币从基层金融营业网点付出现象应引起重视
残币从基层金融营业网点付出现象应引起重视
编辑同志:
您好!
春节即将来临,近日,本人对市场流通中人民币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一些残币从基层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付出现象相当普遍,这种现象应引起重视。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一、残损币兑换标准掌握不准。部分基层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出纳人员业务素质差,在残币兑换中,对残币兑换标准掌握不准,应该收回的残币没有及时收回,而当作完整券发放出去。
二、“积零成捆”时间长。现在商业银行网点一线人员执行的是柜员制,而回笼残币则以千元为单位整捆交存,而基层金融机构网点业务量小,残币“积零成捆”时间长,导致库存量增加,不生息资产增多。
三、取送款不及时。偏远地区基层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交通不便、车辆人员紧张,为节约费用开支,金融机构取送款次数减少,导致机构网点没有充足完整券保证支付,而又有大量残币积压,难免出现残币从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付出现象。
四、小面额票币供求紧张。当前市场上10元以下小面额票币供求紧张,金融机构调款取款大多选择100元和50元券,10元以下票币占比很小,由于市场供需失衡,导致残币从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付出。
建议金融机构银行业应该:
一要加大现金管理力度。人民银行要经常性对金融机构执行《残缺无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人民币管理条例》的金融机构和个人应严肃处理。
二要提高出纳人员服务意识,加速残币回笼。
三是人民银行要增加10元以下小面额票币的市场投放量,缓解市场小面额票币供求紧张现象。
四是金融机构要经常了解基层营业网点业务情况及残币库存情况,增加对各网点的取款送款次数,及时回笼基层营业网点库存的残币。(读者 张志力)
责任编辑:lidong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2/1316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