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财经新闻国际财经 水电煤气缴费的信用冲击波
水电煤气缴费的信用冲击波
记者 宋 玉
最近,关于水、电、煤气缴费将纳入公民信用记录的消息,在全国引发了很大的争论,在我市,坊间对此也有很多想法。
因为,这毕竟涉及到千家万户、几乎每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社会环境等更大的事情。
据了解,最近在新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目前包括电信用户缴费信息和居民水、电、煤气等缴费信息,都在逐步被纳入到征信信息当中。
消息一出,立即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样也在我市群众中引起了同样强烈的反响。
水、电、煤气缴费将纳入信用体系这个消息,如何纳入?是否合理?对公民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些,都是坊间热议的主题。
“幸亏个人信誉不错!”听到这个消息后,曾在银行办过信用卡业务的刘先生庆幸地说。
但也有表示不解:“这也纳入啊,水、电、煤气不是自己买吗,不给钱就没的用,那怎么算信用记录?瞎闹!”
“总有人不缴,或者拖欠这些费用。”有的人有自己的感受。
“这还拖啊?电现在不都买多少用多少吗?水和煤气倒是有可能。”有人表示怀疑。
有人也表示疑问:“啊,连这都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也有人把矛头指向了银行,说:“首先对建立信用信息的单位进行信用评定,比如银行自身的信用都不好,他能建立起一个客观真实的信用信息系统?”
还有人把话题引向了社会环境,发起了牢骚说:“有钱就有信用,没钱就没信用,在中国,信用是最没用的,就看你有没有钱。”
“哈哈,害怕,被不信用了!”有人的话,嘲讽里含着无奈。
而有人的牢骚更盛,说:“这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水、电、煤气费纳入等于将征信系统变成垃圾处理场!”
有人分析得就更为理性,说道:“水电费等有很多问题不是借贷关系那么简单,比如说一个人有几处房,亲戚借住了一套,亲戚一时大意没去缴费自己信用记录上就记 了一笔,还有如果水电费收费标准上也有纠纷,本来这些行业就是非完全市场经济的,那这些部门就会变得更强势,普通消费者就会更弱势。水、电、煤气费缴纳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行为甚至 一些垄断行业的潜规则问题,将由此产生的征信出现偏差,因此,反映的征信非常容易出现偏差。问题多多,足够大学社会学系开个征信专业好好研究了。”
有人却把矛头指向了央行,说:“央行管好信贷关系就不错了,管多了等于多管了。”
“哦, 规范了。”
“小心以后不良信用记录在案。”
“变成人品问题。”
“出这主意的人真荒唐!”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也有人叫好。
一种被说得较多的观点:“不争的事实是在、水、电、煤气这种基本民生的事情上,小老百姓的信用可比水务局、供电局、煤气公司的信用高多了!所以我很想知道,当发生这方面纠纷的时候,有什么办法确认这是征收单位的过失,从而记录为征收单位的信用污点,而不是一棒子打死的,都记录为老百姓的信用污点呢?”
笔者采访,听到最多的,却是对垄断企业与部门的怀疑与质问。他们说:一定要谨防个人诚信沦为垄断企业的“施威”工具。因为,现实生活中敢恶意欠费的消费者并不多,并且多数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商家服务未尽如人意,“霸王条款”屡禁不止,垄断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倒是电信、供水、供电、银行等机构想怎么收费就怎么收费,想让谁欠费就让谁欠费等现象经常出现。那么请问,若是电信、供水、供电、银行等机构乱计费、乱收费或者由于其他自身原因导致客户遭受了损失,又有谁来拷问他们的信用,保护消费者利益。眼下,打破垄断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部门出台的政策应该顺乎民意,有利于提高这些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而不是以促诚信为名,行护垄断之实。
责任编辑:lidong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2/1321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