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金融财经新闻国际财经 西平:三大举措助推科学发展

西平:三大举措助推科学发展

招商引资保增长 加大投入保民生 抓好信访保稳定

西平:三大举措助推科学发展

 记者 陈 司 通讯员 胡军华 

    针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西平县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从招商引资、加大投入和抓好信访稳定入手,多措并举,推动了当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招商引资保增长。该县明确了“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以招商引资为载体”的指导思想,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明确单位一把手为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实行两条线作战法。先后与安阳市滑县、珠海市香洲区、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黑龙江省北安市等5个县区结为友好县区,实施定点招商。以8个招商引资专业组、西平籍在外人员和当地行业协会为依托,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建立信息网络;结合全民创业活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西平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围绕食品加工、服装纺织、机械制造、塑料等优势专业外引内培,培育产业集群。目前,西平产业聚集区规划面积近12平方公里,建成面积4平方公里。至8月底,全县共引进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93个,总投资近40亿元,其中超亿元的项目8个,为西平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新鲜活力,项目建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已经凸显:全县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4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15.8%;财政支出5.57亿元,同比增长6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3.8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88元,同比增长12%

    加大投入保民生。紧紧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残有所助”的目标,该县把更多的财力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上,面向社会各界公开承诺为广大群众办好15件关注民生的好事、实事,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将农村中、小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由375元和230元提高到500元和300元;落实资金88万元,为全县2345名贫困学生办理“两免一补”。进一步完善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等工作制度,将城镇42248833人、农村1375425234人纳入低保对象,及时发放救助款1094万元;投入资金64.1万元,为全县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及重点优抚对象每人补助20元新农合参合资金。下拨救灾款15.7万元、救灾面粉97吨,为400余名困难群众发放了1000余件救助物品;筹措救助金10余万元,帮助197名大中学生解决因家庭贫困上学难问题。投入资金500万元,新建3个敬老院,全县敬老院住房达到1015间,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476人。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县参合农民633779万人,参合率达85.19%;共补助参合农民1524.36万元,直接受益群众171118人次,群众总受益率为27%,有效缓解了群众医疗负担。为全县719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87.4万元;筹资3900万元,开工建设占地44亩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19栋,目前已有9栋建成封顶。投资750万元,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处,解决了农村2.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目前,全县已建安全饮水工程81处,小洪河沿岸(包括8个癌症高发村)13万人吃上了放心水。

    抓好信访保稳定。按照构建“和谐西平”的目标,该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领导包案和“一岗双责”制度、党政领导大接访制度和下访制度、县乡村三级信访例会制度、重大决策信访评估机制、信访工作督办机制、信访工作奖惩机制六项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把依照政策和法律妥善解决问题作为信访工作的落脚点,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越级集体上访,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同时,严格控制“四访”(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非正常访),狠抓“三初”(初信、初访、初电),做到“两个提高”(提高群众来访接待率,要达到100%;提高案件办结率,国家、省、市立案交办的案件按期结案率在95%以上,年终结案率达100%),实现“一个确保”(确保全县社会大局稳定)。今年1~7月份,全县信访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0%以上,受理中央和省、市交办的案件111件,按期办结率为98.6%;县自立案件86件,按期办结率为95.4%,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2/1323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