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经济工信发改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当前,随着迅速发展的金融业现实需要,新业务、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新时期对金融业从业人员道德建设的新要求,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造成金融市场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加,对我国金融行业安全的冲击已逐步显现出来。在此形势下,加强审计监督,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金融企业要以健康、稳健的经营发展,只有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才能有效降低风险,打造起金融安全的牢固屏障。

一、加强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审计

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审部门难以实行详细审计。加强和重视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既能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又能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及时发现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帮助其改进并完善内控制度,增强抗风险能力。

增强操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法律意识,培育内部控制文化。银行高级管理层应了解本行的主要操作风险所在,将实施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任务。积极倡导营造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自我约束力,夯实操作风险防范根基,建立牢固的思想防线;提高银行员工的操作风险意识,养成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办事的习惯,杜绝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倡导“零错率”操作文化。

健全内控约束机制,强化内部管理,落实内控制度的执行。在遵守现行金融法规的基础上,对现行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补充,尽快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并对内部控制制度不断进行清理、更新和完善。

二、加强对企业会计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审计

目前,一些中小企业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虚假报表、多套报表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银行贷款的积极性。真实性审计中应从会计报表入手,检查会计报表与总账是否相符,总账与明细账是否相符,明细账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原始凭证与实际的经济业务是否相符,以及交易授权是否合规,手续是否完备。而完整性审计与真实性审计相反,应从经济业务入手,检查其是否根据此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且在有关账表中正确列示。在审查会计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再审查其合规性、合法性及合理性。

三、强化对企业资产管理的审计监督

我国的金融风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制度风险,在不良贷款的形成中,银行内部管理薄弱的因素存在,但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的因素占大部分。所以,必须加强对企业的审计监督,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加强对贷款大户的风险防范管理。银行应在充分执行贷款“三查”制度时,利用外部资源提高信贷工作的效率。在目前信用体系不是很健全的环境下,通过有效途径运用专业会计审计和评估,对贷款大户的会计报表、经营状况和抵押物等情况进行较为真实的评价。同时,要按照特点分类跟踪不同信贷大户的行业特点、行业生产周期编制、信贷跟踪计划、企业资金流量预测,制定风险应变措施,以实现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目的。

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控制企业贷款风险。在办理贷款过程中,仅仅关注单个企业经营状况未来发展,把审查的重点集中在财务报表和现金流量上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分析企业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家对该行业所采取的产业政策,然后在这个政策框架内再来审查单个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加强金融审计和其他专业审计的结合

除了对本机构的审计之外,还应结合其他专业审计,如财务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等,形成综合监督。通过专业的审计,可对企业单位的贷款、投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资金用途及使用效益,有效防止信贷资金的违规使用,防范资金风险。

五、加强内审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提高内部审计整体工作水平,既要加强制度建设,更要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内部审计队伍。

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纪律。加强职业道德,认真遵循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原则,在工作中做到敢于坚持原则、不惧怕压力,又要讲究方法,注意和被审计单位多沟通,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掌握沟通和倾听的艺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严格执行“六不准”审计工作纪律,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提高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做好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复合型人才,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国家政策法规,熟悉银行各项业务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掌握内部审计工作的程序、方法和必要的手段。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比一般岗位的管理人员更加熟悉业务,才能在审计时判断是非真伪,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针对专业性和实用性,加强对内审人员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再教育培训制度,创造条件为内审人员提供系统学习的机会,举办业务培训班,开阔眼界,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     (乔     博)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2/1338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