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金融财经新闻国际财经 我市1200辆出租车改“喝油”为“吸气”

我市1200辆出租车改“喝油”为“吸气”

□晚报记者   李贺建   实习生   魏新娟   郑云华

本报讯   受国内“油荒”和高油价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愿意“油改气”。记者近日采访时看到,在市区加气站内等待加气的出租车排起了长龙。据市运管部门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有200多辆出租车由“喝油”改为“吸气”。今年年初以来,在我市环保宣传的影响下,又有千余辆出租车加入到“吸气”车行列。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200多辆出租车进行了“油改气”。目前,我市油改气一辆车需40006000元。

据记者了解,很多出租车司机之所以加入到“油改气”的大军中,就是看中了两点:一个是环保,再一个就是省钱。据市区一加气站站长秦红梅介绍,汽车天然气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一种气体燃料,汽车天然气的甲烷含量一般在90%以上,是一种很好的汽车发动机燃料。目前,天然气被公认为是最现实和技术比较成熟的车用汽油、柴油的代用燃料。

天然气代替汽油,节能环保,可缓解车用燃油的供需矛盾,还能大大节约燃料费用,极大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天然气对发动机润滑油的破坏程度小,不积碳,可减少发动机的磨损,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节约维修费用。压缩天然气本身是比较安全的燃料,与汽油相比燃点高,不易发生火灾。再加上较好的安全储气装置,安全可靠性较高。

秦站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夏利、五菱等为例,在市区道路百公里耗油7升。按一升油5元计算,将花费35元。而用天然气,百公里只需6.5立方米,每立方米3元,只花费19.5元。按一辆出租车一天跑300公里计算,一个月用油成本就需3150元,而用天然气只需1755元。相比之下,用天然气的出租车每月可节约1400元左右的费用。

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车主愿意加入到“油改气”的大军中。而一些不具资格的改装厂趁机以低价手段大肆承揽“油改气”改装业务,私自改装车辆,不仅使车辆和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加气站不会为非法气瓶充气。

车载气瓶改装投资虽然不大,但属于特种设备,涉及社会公众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国家管理非常严格,管理人员、安装人员都需要取得相应的资格才能开展工作。

另外,“油改气”后,一定要补买一个“附加设备险”,否则一旦汽车出现危险,保险公司不会赔付增加的这部分设备的损失。如果是增加的供气系统引发的事故,保险公司不会赔付相关损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只有南北两个加气站。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加入到“油改气”的行列,两个加气站已觉得“力不从心”。记者在一加气站看到,被汗水湿透衣背的工作人员一辆接一辆给车加气,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一出租车司机说:“他们一天24小时不休息加气,但有时还会排起长龙。要是多建几个加气站就好了。”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2/1342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