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金融财经新闻国际财经 购买数码产品 顾客砍价有方

购买数码产品 顾客砍价有方

 

晚报记者     

 

本报讯   昨天,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市民凭借网络知识在购买数码产品时成为砍价高手。

昨天,在市解放大道一家手机城,市民张小姐正摆弄一款手机。卖主向她推介说,这款手机是国内四大品牌之一,音效不错,配置也很好。此番说辞遭到张小姐的否定:“它的多媒体播放版本已经过时,配置也算不上好,是一款中低端手机。”卖主转而推介手机的触摸显示功能,并推开靠近后盖的带锁标志示范电池拆卸,结果又被张小姐指出缺陷。试机完毕,卖主报价1580元,张小姐嫌价格高,并一一报出网上价格和一些权威网站发布的指导价,原本坚持一分不让的卖主,不得不作出让步。记者了解到,现在经销商报价时有了新的“因人而异”法,即对于直接报出产品品牌型号的顾客,报价时特别谨慎,因为对方有备而来。

一般而言,过去人们购买数码产品时,卖主介绍多少,顾客就了解多少,顾客还价时没有实际依据,全凭自己的承受能力,还价成功率较低。如今,这一局面大有改观。一位有着5年手机销售经验的老板告诉记者,他入行时,由于市民对产品性能和市场价格不了解,手机利润率相当可观。现在,理性消费成主流,不少人掏钱前,都会上网了解各机构对产品的测评和指导价,购买时,已对产品信息悉数掌握了。买主砍价有理有据,卖主的报价往往被压缩到“合理价位”。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2/1345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