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医界快讯 持续推进中医药“五大提升工程”

持续推进中医药“五大提升工程”

2014年全市中医工作会议提出

持续推进中医药“五大提升工程”

力争80%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达标 65%的村卫生所中医药服务达标

 

本报讯 (记者 黄育南)日前,记者从2014年全市中医工作会议上获悉, 今年全市中医工作将围绕深化医疗卫生事业三年九大攻坚行动,持续推进中医药“五大提升工程”,在完善中医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上下功夫,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最大限度争取利好政策,最大限度凝聚优质资源,不断提升事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积极推进中医院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中医事业的投入,力争市本级中医专款预算有明显增加,市财政设立全市中医药专项经费。加快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建设进度,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协调发改、财政等部门,加快县级中医院建设步伐。各县级中医院要抢抓机遇,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切实做好征地、环保评审、城市规划等基础性准备,建筑要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具有前瞻性,体现中医特色。

大力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强化医务人员应用中医开展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疾病的相关培训,设立基层中医指导科,每县中医院负责3~5个卫生院中医药巡诊、带教工作。积极推广实施国家中医护理方案,三级医院不低于30个病种,二级医院不低于15个病种,每科室至少开展4项以上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今年各中医院要重点建设一个中医特色专科、一个基层中医药技术指导科、一个由名老中医领衔的“国医堂(或名中医工作室)”、一个中药制剂(临方调制)室、一个急诊科、一个重症监护室,并达到相应标准。各县区今年要有80%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达标、65%的村卫生所中医药服务达标。综合医院必须设立中医门诊、中药房、中医病房,加强对综合医院中医医疗服务的指导、监督、管理,把执行行业标准与规范及开展中医药服务的情况作为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加强人才建设工程,提升队伍素质。要以重点专科、紧缺岗位和全员提高为重点,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建立业绩考核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重点抓好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县级医院要加强中医临床骨干培养,争取利用两年时间对主治医师培训一遍。联合市总工会举办全市中医读经典背方剂和急救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推出一批岗位能手,营造行业学习氛围,加强学习型行业建设。

加强中医科研,提升中医药学术工程。学术提高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各级中医院要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科研,把白血病、肾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重大传染病和中医优势专病的防治作为今年中医科研重点,探讨中医药防治方法、方药、疗效、药理,制订单病种中医药诊疗方案,提升中医专科专病诊疗水平。开展“杏林觅宝”活动,各县卫生局要依托县中医院,组织搜集整理民间中医药古籍、验方,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总结,进行科学评价与临床验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要按照“精细管理、规范提高”的要求,在近十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挖掘整理,总结经验,在完善治疗方案、药物研发和临床科研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工程,提升中医药影响力。要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追求形式和内涵的统一,切实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展示中医文化特色。继续开展和完善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乡卫生院要设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栏,组织中医药文化科普讲座,在农村制作“健康文化墙”,刷写中医药防治常见病的单、验方和中医保健歌(口诀)等内容,方便村民学习。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2/1425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