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医界快讯 朱宏伟:心中有爱 情系患儿
朱宏伟:心中有爱 情系患儿
心中有爱 情系患儿
——记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康复科主任朱宏伟
通讯员 李明华 赵凌霄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人们对儿童健康和疾病高度重视,对医生要求很高。因此,儿科成了医院里高风险、工作超负荷的科室,但是,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康复科主任、主
1992年,朱宏伟从新乡医学院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为了患儿的健康,他不论节假日,不管天寒地冻还是三更半夜,一个救援电话,就立刻赶到科室投入紧张的抢救治疗中,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
2009年小儿手足口病严重流行期间,科里收治了一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患儿病情危重,呼吸循环衰竭,上了呼吸机。朱宏伟当时任内儿科副主任,为了挽救患儿的生命,当天夜里,朱宏伟一步也没有离开病房,整夜严密观察患儿病情,积极给予抢救措施。经过一夜的抢救,第二天清晨,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而他却由于整夜的劳累,一头晕倒在病房里!
医生之间的差距,除了专业水平高低之外,还有一个根本之处就是医德医风。医生的医德医风直接影响着医生所掌握知识的正常发挥,影响着诊治结果。朱宏伟常说:“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治好病,还要尽可能给患者节省费用。”他给患儿治病时,能用一般的药,绝不用高效药;能用便宜的药绝不用贵的药。朱宏伟看病态度认真,解释详细,开药少,效果好,很多患儿家长慕名来找朱宏伟看病,冲的就是这一点。一天,朱宏伟值专家门诊时,接诊了一名“腹痛”的患儿,这名患儿在其他医院吃药、输液治疗了三天也不见好转,辗转找到了朱宏伟。朱宏伟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为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肠痉挛”。他叮嘱患儿家长,纠正患儿的不良饮食习惯是治疗的关键,那次,他只开了一块多钱的药片,就治好了患儿的腹痛病。
随着新生儿抢救技术和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出生时重症缺氧、脑损伤的小儿得以存活,但这部分小儿的康复却成为新的课题,2009年,医院成立了“小儿康复科”。经过钻研、学习,朱宏伟很快掌握了儿童康复专业的知识。出任小儿康复科主任以来,朱宏伟带领全科人员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康复技术水平,为许多脑缺氧、脑炎后遗症及脑瘫智力低下患儿带来了福音,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010年的一天,脑瘫患儿李某坐在轮椅上被家人推进了医院小儿康复科,他曾在上海一家医院康复治疗半年,仍不能行走,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朱宏伟。朱宏伟接诊患儿后,对他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评估,制订了适合他的康复治疗计划。经过科室全体人员的努力,三个月后,李某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了;半年后,李某竟扔掉拐杖,独自行走了。
朱宏伟常说:“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正是这样的爱心,让朱宏伟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情系患儿,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儿科医生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高尚情怀。
责任编辑:lidong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2/1428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