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医界快讯 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抢救一名重度中暑病人
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抢救一名重度中暑病人
连日来,我市气温持续攀升,闷热的天气让市民叫苦不迭,给在烈日下坚持作业的人带来了威胁。52岁的搬运工人杨先生,因重度中暑生命垂危,经过市第一人民医院七天七夜的紧急抢救,终于转危为安。昨日,他康复出院。
52岁的患者杨先生,在我市从事搬运工作。他在高温下工作时,突然出现大汗淋漓、头晕、恶心、四肢抽搐、胸闷、胸痛、气短、呕吐等症状,昏倒在地,被工友送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患者体温高达39摄氏度,血压极低,心跳过速,情况危急,他被紧急送往该院心内二科抢救。经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心肌酶、肌钙蛋白升高,肝功能,电解质,肾功能明显异常,还伴有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处于病危状态,经该科主任张琳和专家会诊后,诊断其为“中暑—热衰竭期”,“急性心肝肾功能损伤”。医护人员迅速对他采取气管插管、戴呼吸机、输液、降体温等抢救措施,经过医务人员七天七夜的精心治疗,患者终于脱离了死神的威胁。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二科主任张琳称,在室温超过35摄氏度的环境中,或者在烈日暴晒下劳动,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易中暑。轻度中暑者会出现面色潮红、胸闷心慌加剧等症状。重度中暑者则会出现昏迷、昏睡、痉挛等症状。如果体温急剧上升,就会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造成呼吸、循环衰竭,直至死亡。
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提醒,夏季预防中暑应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作业。在12~15时应减少室外活动。做好防暑措施,可备人丹,多饮淡盐水、绿豆汤、苦瓜汁等。中暑时,几乎都会有头晕、乏力等前兆症状,发现中暑应迅速使中暑者体温下降,轻者可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用酒精擦身降温,严重者采取上述措施后立即送医院救治。 (李明华 赵凌霄)
责任编辑:lidong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2/1433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