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论文 新课导入如何做到既激发兴趣又利于达成目标

新课导入如何做到既激发兴趣又利于达成目标

高金荣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许多章节或单元组成,老师在给学生授课过程中,便须不断开启新的知识。每节课所要传授的主要知识,即教学目标完成得如何,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诸多环节掌握的是否得当。这其中新课的导入方法和技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节课能否有精彩的课堂导入,决定了整节课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因而每节精彩的课都必需有一个精彩的导入。对于一节新课,由于内容不同,所用的方法也不同,通常我采用的方法有:

一、“设置悬念”导入法。好奇心人皆有之,探求结果人皆欲求。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探求问题奥秘的兴趣就是“设置悬念”。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先思考这样的题目:“方程5X2+X-4=0的一个根为X=-1,不解方程求出另一个根X=?”,可以先给出X=__÷(-1=__,请同学们验算。当学生得到答案正确时,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使学生产生急于想弄清“为什么?”此时可以接着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其实存在一种特殊关系,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再使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更能“锦上添花”。当然,设置悬念要掌握分寸,不“悬”学生不思其解,就达不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开门见山”导入法。上课不绕圈子直接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上课就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目标,并且讲述教学目标再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最本质、最主要的问题研究之上。如在学习“有理数减法”时可这样导入“在学习了有理数加法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有理数减法,那么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什么?它跟有理数加法有联系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这种引入新课方法适合教学内容与前一课有紧密联系或研究方法相似的课,有时一节课容量很大而旧知识又很熟悉,也可以使用“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三、“趣味性实验”导入法。用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旨在激趣。如在讲乘法运算时用“拉面”引入新课,一是有趣,二是易接受。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后去拉面馆,去观察厨师操作。或要求学生用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报纸不得撕裂)直到无法对折为止。让学生猜猜看这时报纸有几层?再把结果表示出来引出乘方概念。这种引入新课方法,必须符合数学本身的科学性,违背科学的引入即使生动、有趣也不可取,甚至会出现“喧宾夺主”的后果。

教学的环节是多方面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寻找设计出实现教学目标最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而新课导入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首要环节,必须要有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以至激发激起和诱发学生强烈求知欲望的功效。而要达到这一效果,老师们就必须精心设计,巧出心裁,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新课导入方法技巧,以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常言道:“教学相长”,通过新课导入的精心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求知欲望,又提高了我自身的素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做教学中的热心人,对每一堂新课做到精彩导入,设“问题情境”,挖掘内在潜力,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西平县柏城中学)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23/2034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