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论文 社会新闻采写技巧把握

社会新闻采写技巧把握

朱丽娟

社会新闻近年来一直被电视新闻和晚报都市报等生活类报纸作为主打新闻。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人对社会新闻报道的批评从未间断过,诸如:内容过于阴暗、画面过于刺激、观点偏激、情节庸俗等。确实,现实中一些形形色色格调不高的社会新闻,让观众、读者很反感。作为担负一定社会责任的新闻媒体,对此应该认真反思并加以改进。但是,社会弊端总需要披露,歪风邪气总该受到抨击,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必须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记者在运用社会新闻行使这方面的职能时,注意把握社会新闻的采写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采访方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社会规律性原则。社会新闻要通过解释分析,帮助受众了解并理解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意义、影响 ,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社会新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报道最终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而解决社会问题将会涉及其自身的规律性,解决条件中的规律性。二是社会规范性原则。报道社会问题时必须遵循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准则,是消除不和谐现象,达到社会有秩序状态的基础。三是遵循社会公众性原则。社会公众利益,表现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四是坚持社会进步性原则。这是指报道社会问题必须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根本目的。

其次,记者在采写社会新闻的过程中,我认为需特别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角度的选择。新闻角度是指采访新闻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同样一个社会事物,可以从多个角度写出新闻。我们一般选择最具社会性的、最为受众所关心的事物的一个侧面。二是素材的取舍。写作社会新闻,尤其是写这方面的通讯、特写、新闻故事,往往需要大量素材,在新闻事实总体上可取的情况下,应取那些有价值、有意义、最能说明问题的。三是热点的报道尺度。社会新闻回避不了对各行各业热点的关注。热点新闻的报道总的原则是既要注重新闻价值,又要注重社会效果,把新闻报道的着眼点放在有利于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客观、公正、全面、真实地还原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让受众独立地对新闻事实作出判断,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四是语言的运用。采访语言要通俗易懂,朴实自然,简洁明快,这样报道的社会新闻才能故事性强、现场感强、可读性强。

另外,笔者从最近几年的社会新闻报道中,发现能让观众记忆深刻的除了一些奇人奇事外,还有一些报道方法独特的新闻也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报道从相异甚至相反的角度组织报道,结果在公众中口碑更佳,不但形式新颖,角度奇巧,引人注目,而且观点别致,给人启发;其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多种多样,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具有长远影响。这就是在采访和写作中运用了求异思维。 第一,求异思维将大大激发记者的创造精神,有利于新闻报道的全方位拓新。以创造性为重要品质的求异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使记者得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报道模式的束缚,开辟出全新的报道领域和报道思路,从而使新闻采写工作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第二,求异思维将大大强化记者的主体意识,使新闻报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主体意识是指记者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它渗透在新闻采写的整体过程中。主体意识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因子,没有主体意识,就谈不上创造性。求异思维使记者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独立地思考问题,客观地评判事物,正确地反映社会,不为外人左右,不为传统所缚。这些恰恰是记者主体意识的表征。未来社会潮流的总趋势是强调个性,消除一统化,求异思维赋予记者独特的思路、独到的见解、独立的思想,能更好地适应这一潮流。第三,求异思维将大大优化新闻竞争机制,给新闻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新闻采写工作需要竞争。求异思维有助于多出新闻,出好新闻,出独家新闻。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不断地“求异”,不断地“标新立异”,才能实现新闻报道的突破。 (作者单位:驻马店电视台科教频道)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23/2035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