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论文 在教学中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 王金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去听、去思考、去表现,使语文学习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起来。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和技巧。在教学《蚂蚁和蝈蝈》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自主学习。因为要表演,学生得仔细揣摩小动物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从而更深一层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让学生们“动”起来。学习课文时,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动手画一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在学生读懂了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动手画图,学生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丹顶鹤的美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1.语言激励。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学生的自制力差,上课做小动作是常有的事,如果老师批评他,其他同学会不以为然,而教师如果以表扬某个同学来提醒那个同学,其他同学会做得更好。2.体态激励。当学生有了点滴进步,教师不妨送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竖起的拇指,一个赞许的眼神,你会发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远远大于你的严厉批评。3.批语激励。如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我时常给学生加上一句工整且带有激励性的批语,如:“你的字进步可真大!”“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会比这一次写得更好!”
总之,我们只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在时间、空间上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第十二小学)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23/2035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