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论文 浅谈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

浅谈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

徐尊华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事关各行各业,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可靠的电力供应,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的系统工程。变电运行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概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等。变电运行安全工作抓得好,无论对确保业务流程的有效性,还是对运营绩效的获利能力、顾客满意度、资产回报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进行简要论述。

       一、 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

      首先,值班人员对变压器操作时必须保证高度的谨慎,只要某一个小的环节出现错误都会造成巨大影响。一是切合空载变压器时大多数会出现操作过电压的问题,这些会给变压器的绝缘功能造成损害;二是变压器的空载电压不断增大,同样会损害变压器的绝缘功能。其次,母线倒闸操作期间,若操作者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操作时也未能根据标准的工序严格操作,将会存在较大的危险。特别是带负荷拉刀闸的问题、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切换错误而造成的误动现象,和对空载母线充电时电感式电压互感器和开关的断口电容造成的串联谐振问题。再次,在变电运行中结合具体的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设备填写倒闸操作票。这是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及人身安全的基础。若错误的操作票形成之后,则会给设备或人员造成很大的损害,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阻碍。最后,就是直流回路操作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外在环境也是变电运行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 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的防范

       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变电运行顺利进行的基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思想意识上对值班的操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其实际的操作行为。经过对操作事项的量化、细化,在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维持各项操作形式的有序开展。  

       提高值班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由于受个人素质的影响,使变电运行工作水平高低不一,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培训措施。一方面采取当前具备的技术条件,坚持技术培训以及设置岗位资格考试等,增强操作人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技术交流,将不同变电站的人员聚集到一起,针对相应的问题开展讨论,以不断增强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完善继电保护工作,使继电保护装置长时间处在正常的状态下运行。对于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中,必须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各项指标的检查。特别是对于压板、控制保护设备、直流系统、各个分支回路等都需要积极管理,避免出现误动操作而引起一系列的故障,为变电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值班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做好对以往事故的分析,结合实际问题的排查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制定科学可行的预防措施。除了避免类似事故出现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故障形式获取丰富的经验,严格控制危险点的分布情况,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运行意识。  

       三、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 ,强化现场监督

       严格执行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把安全运行目标切实落实分解到操作人员。根据各变电所各自的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真正执行到位,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来开展安全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让制度调动积极性,在考核奖惩上要赏罚分明,奖勤罚懒,真正实现操作人员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观念转变。只有安全运行第一责任人在安全思想上有从强制性到自觉性的飞跃,才能够从事故源头上发挥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

       监督检查要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是监督检查人员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满足变电工程的要求。在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时,要看到现场安全隐患的内在实质问题,认真分析安全措施是否满足要求,齐全完备。二是认真落实安全工作制度,务使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三是发现安全隐患限期落实整改,禁止对监督检查敷衍了事、简单应付。同时,严格要求对操作设备的监视,也是尽早发现异常问题,及时调整设备状态,维持正常运行,确保变电工作安全稳定地运行的保证。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工作,必须把它作为一项经常化、日常化的基础工作来抓,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如此,电力生产事故就能够防止。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将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周口市商水县电业局调运中心)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23/2036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