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论文 让雷锋精神世代相传

让雷锋精神世代相传

李丹丹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常态化。

    雷锋同志一生做过的好事有很多,也大多是平凡而琐碎的小事。然而,正是这些细微的小事让我们看到他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感受到他的可亲、可爱、可敬。他用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竖起了一座令人敬仰的思想道德丰碑,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主动加入学习他的行列。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汇总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的时代意义”。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也日趋多元化,对开展学习雷锋活动质疑和否定的声音不时出现。在一些做好事反被诬陷的事件曝光后,人们一方面对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人情冷漠等精神滑坡现象有着深深的焦虑;另一方面又在需要自己伸出援手时陷入矛盾和纠结,考虑着应该如何规避助人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发挥榜样滋润心灵、涵养道德、引领风尚的作用,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显得尤为必要。

    学习雷锋精神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时代精神丰富内涵的题中之义,是社会道德构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50年来,各行各业都涌现了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他们执著坚守,默默地支撑起共和国的精神大厦。放眼全国,我们有几十年如一日奉献爱心的“当代雷锋”郭明义,有坚持十几年用烤羊肉串的微利资助贫困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有毫不犹豫抱起被碾压女童小悦悦的“最美阿婆”陈贤妹,有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环顾身边,我们有把做善事当做毕生事业的 “好人”张喜凤,有心有大爱的残疾农民陈纪青,有舍身救人的“英雄大叔”李国喜……他们也许来自不同城市、不同民族,他们也许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然而他们身上有着同样的善良,有着共同的爱心、责任和担当。他们的故事一次次感动和温暖着我们,也让我们始终坚信: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的身影依然随处可见;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精神早已穿越时空,成为我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深深植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和道德肌体,凝聚成一个民族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生生不息,世代相传。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23/2036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