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论文 做身到心到情到的新闻工作者

做身到心到情到的新闻工作者

新华社记者 李仁虎 

       处在改革开放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新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丹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彤的事迹证明,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深入群众,带着深厚感情传递群众声音,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坚持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人民、尊重事实的职业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新闻工作才拥有源头活水、不竭动力。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新闻工作条件得到改善。这当然是好事,却也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少数新闻工作者作风开始漂浮,乘着轿车下基层,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拿着材料编稿子,屁股不挨农家板凳,鞋不沾厂矿车间的尘土,偏听偏信、捕风捉影。脱离实际的报道当然不受群众欢迎,也必然没有生命力。

       刘彤的事迹告诉我们,真正贴近群众的记者才是好记者。在交通和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记者、编辑仍然需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走到田间地头、车间班组,走到偏远落后的地方,走到容易被人遗忘的地方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同人民在一起,与时代同行。

       走近基层,是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必须迈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真正走进基层。和采访对象一起劳动,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生活,总会有新的发现。赤着脚在庄稼地里走一走,在建筑工地扭一扭钢筋铁丝,在采煤现场沾一点煤尘,就会有新的感悟。

       新闻采访做到身到、心到、情到,群众就会敞开心扉,掏出心窝子话,展示最真实的一面。这样,新闻工作者的笔下、镜头里、话筒里的新闻才是真正反映实际、丰满鲜活、有生命力的新闻。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23/2036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