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论文 让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活”起来

让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活”起来

李一帆

    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在地方党报中分量较重,但综观以往会议报道情况,程式化倾向严重,不仅受众不愿看,也影响了报纸的形象,由此可见,会议报道的改革十分必要。

    一、“求新”、“求活”是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的必然要求

    改进新闻报道文风关键要“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改进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也是如此。新闻写法不新,报道不活,就会失去读者,感染力影响力必然受限制,宣传效果就会打折扣。

    探索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的新办法,其核心是树立群众观点,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作为市委机关报,传达市委的决策部署,是市委的施政纲领,是风向标,是信息源。因此,要把领导声音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选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在求新上下真功夫。

    求新,永远是新闻报道的追求。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同民生新闻一样,只有扩大读者覆盖面,才能增强影响力,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这些年来,无论报纸还是电视上,有些“板着面孔”的“填鸭式”的会议报道渐渐发生了变化。“某某会议召开”等缺乏新闻信息的会议报道少了,领导活动的新闻短了……面对媒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新闻报道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二、破解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难是大势所趋

    目前,不少党报在办报理念上还存在一些局限,突出的表现就是观念保守,领导活动和会议新闻较多,有深度的报道少;大而长的文章多、信息丰富的少。按照长期以来形成的规矩,讲话刊登多少,放在什么版位上,用多大的图片,已形成了“规格”。媒体和记者片面地认为会议报道只要套用“几日召开,某某出席,领导强调、指出、要求”模式即可,不必刻意创新。这种僵化的报道模式,让人望而生厌。

    改进会议报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但如果记者不能转变角色,顺应改进会议报道的全新要求,写出读者爱看的新闻作品,改进会议报道就将成为无本之木。

    三、让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活”起来的必由之路

    会议报道应深入挖掘会议最有价值的实质性内容。226召开的全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马正跃强调“忧思忧患、做大做强、集中集聚、提速提升”,对全市整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抓住了驻马店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所在,释放的信息为干部群众关注。在次日的报纸上,既发消息又发特写,体现了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要用巧劲解难题。《河南日报》有一篇报道,写的是郑州交通银行成立10周年庆典,有省、市领导参加,根据当时的规定这类活动属于可报可不报的范畴。《河南日报》巧妙处理,说“一笔清茶,交行人庆祝了自己的节日,而将节省下来的20万元庆典费用捐助了希望工程”,接着写交行取得的成绩和出席庆典的领导名字。这篇消息成功的奥秘就是挖掘会议里有价值的信息,满足读者需求。

    要详略得当,深浅适度。要从读者关注的角度切入,突出新闻性,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比如,本报刊发的41012日,马正跃调研生态资源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文章,既写马正跃一行到老乐山和龙泉村万亩桃园等地进行调研,反映领导勤政的形象,又写来到老乐山景区时,马正跃的喜与忧。最后写研究部署当前重点工作。文章既写了领导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又喜忧参半,常怀忧思,体现了主要领导能够正视问题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显得真实可信,由于文章中有场景描写,读起来因文字流畅而不感到乏味。

    再比如本报49刊发《“嫘祖文化”笔会在西平举行》,消息不写出席笔会领导讲话内容,而是对背景材料做一简要介绍,满足读者对嫘祖文化的了解,十分简略。

    总之,坚持政治家办报和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努力将宣传任务和新闻规律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地市党报的新闻性。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23/2037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