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论文 探索走好城镇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探索走好城镇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彭宾昌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从全国和省、市发展战略、发展阶段以及上蔡县的发展实际看,上蔡县正处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黄金发展期。一是比较优势明显。在生产要素、成本、市场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二是政策机遇难得。国家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握这些机遇,用好扶持政策,能够全面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三是基础条件较好。上蔡县有近150万人口,其中,城区有20多万人、20多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因此,上蔡县必须突出新型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县域经济更好发展。
推进城镇化目标任务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上蔡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紧紧抓住国家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着力构建县城、建制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现代城镇体系,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和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农业大县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赶超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该县城镇化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县城建成区面积、城镇人口每年分别新增3平方公里和3万人;各建制镇规划建设一个万人社区,重点镇要达到集聚3万人的目标;各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一个5000人以上的社区。具体任务有四项:一是抓住县城这个龙头,提高承载承接能力。把县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今年集中整治老城区,明年开始战略转移,集中精力主攻新城区,重点推进6.75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务区、11.05平方公里的特色商务区和10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城市建设精品工程计划,积极加快鹏宇国际新城、中部礼品城、黄淮商贸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一批学校、医院、金融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重阳文化园和根亲文化园旅游产业项目,组织实施工业主导产业区中园建设项目和环城道路、老城区改造、公共设施配套、城市园林绿化等项目。对确定的几个片区开发,引进有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连片开发,整体建设。二是抓住建制镇这个节点,提高统筹城乡发展能力。以规划为引导,把建制镇纳入整个城镇规划体系,彻底改变建制镇缺少规划、无序发展的局面。搞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路网结构,完成垃圾收集转运、通村客运等设施建设,健全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增强建制镇的承载集聚功能。整合发展资源,引导项目、资金等向建制镇倾斜和集中,依托建制镇加快建立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园区,支持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建制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努力打造“中州名镇”和河南省百强镇。三是抓住新型社区这个基点,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定向拆迁和整村推进原则、产业支撑原则。四是抓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前提,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加强城镇交通建设,高水平、高标准编制城乡综合交通规划,形成干支协调、结构合理、与城镇规模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加强城镇市政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完善城市供、排水管网工程建设,升级改造县水厂、污水处理厂。完善城市生态体系建设,依据县城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县城污水处理中水利用规划,在县城周围规划建设人工湖,将城市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注入城区周围河道,形成点线相连的景观水系。实施园林绿化工程,打造城市生态景观带,提升城市品位。
推进城镇化保障措施要有力。一是完善提升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品位和特色。提升规划水平,始终做到“用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聘请高水平的专业机构编制城镇规划,不仅要有好的总规,还要有专项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确保城镇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不留遗憾,不留败笔,真正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目前,上蔡县城全面启动了控制性详细规划、街景规划等11个专项规划,这些规划构成了上蔡县城规划体系。强化精品意识,加强对城市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的设计,充分依托城市自然条件、历史文脉,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监理,打造一批具有上蔡特色、体现上蔡形象、彰显城市个性的标志性地段、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做到实施一项工程、留下一个亮点、增加一个精品,提高城市吸引力、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化解土地资金瓶颈,助推城镇发展。树立新的用地理念,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政策机遇,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人地挂钩试点工作,做好规划区内土地收储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探索新的筹资机制,县城重点整合国有“四资”,增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经济实力。建立稳步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财政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公用事业附加费、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等收入要合理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土地出让金扣除政策规定必须安排的支出后有效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城镇建设项目招商活动,对经营性、准经营性项目广泛采用BOT、TOT等方式进行建设,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乡镇重点运用人地挂钩政策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破解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地、钱”难题,实现“人往城转、地随人走、钱从地来”的城镇化工作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引导农民转移。完善就业创业保障机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确保进城农民每户至少有一人能够稳定就业或创业。完善就学就医保障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导优秀师资力量向城镇集中,以良好的教育条件增强城镇的吸引力;降低农村学生在城镇入学门槛,确保城乡学生同等待遇。完善安居落户保障机制,放宽辖区落户条件,放开县城的落户限制,放开建制镇落户条件,引导和促进本县农民、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向城镇转移落户。健全群众利益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后的土地承包、社会保障、农村优惠政策衔接等问题,统筹解决好拆迁安置、土地流转、群众就业、社区管理等问题。四是创新城镇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城镇形象。强化精细化管理,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入手,从细节上抓好落实。强化常态化管理,把经常性管理与集中整治结合起来,切实解决管理时紧时松、时好时坏的问题,逐步形成城镇管理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强化规范化管理,形成城区、社区、居委会相互衔接、合理分工的城镇管理框架,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以城镇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系中共上蔡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23/2039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