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论文 郑麦9023种植技术

郑麦9023种植技术

臧长有 张会茹

 

驻马店市西平县人和乡于2001年开始推广强筋专用小麦“郑麦9023”,近年大面积种植,全乡小麦种植面积6.6万亩,其中“郑麦9023”种植面积3.8万亩。为保证明年夏季丰产丰收,大力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十分必要。

       一、特征特性

       “郑麦9023为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高产育种研究室育成的特强筋优质小麦品种。弱春性,早熟,全生育期220天左右,一般有效穗600万穗/公顷左右,穗粒数在31粒左右,千粒重42左右,活秆成熟落黄好,一般产量500600公斤/亩。高抗赤霉病、条锈病,中抗纹枯病、叶锈病、叶枯病。

       二、栽培技术

       1.秸秆还田。土壤肥力是决定耕地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作物高产稳产持续增产的重要条件。作物秸秆还田现已成为主要的有机肥投入方式之一,起到了显著的土壤培肥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减轻因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速效钾、腐殖质增加,通透性改善,蓄水保墒降渍能力强,产量普遍提高。 

       2.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1)及时腾茬整地。秋季作物陆续成熟后,及时收获,及时翻耕,精细整地,力争做到深、平、实,上无坷垃,下无卧垡。(2)施足底肥。平衡施肥,稳氮、增磷、补钾,合理施用微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并重,基肥、追肥相结合。(3)土壤处理和种子包衣。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每亩用辛硫磷200~250兑水20~30千克,地面喷洒后耕翻。播种前7~10天用小麦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尽量做到不包衣不下种,不包衣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晒2次以上并用小麦播种剂处理后再播种。

       3.适期播种,控制播量,提高秋种质量。(1)适期播种。“郑麦9023属春性品种,播期在1025~30日播种最佳,最迟1115前播种结束。(2)控制播量。黑土地块不超过12.5千克/亩, 1030以后播种,每迟播2天,播量增加0.5千克,1115前要播完,播量不超过15千克。(3)提高秋种质量。做到足墒下种,墒情不足时要及时补墒。播种深度3.3~5厘米。   

       三、加强田管,提高产量和质量

       1.查苗补缺。出苗后及时查苗,带水补缺,疏密拔墩,打好齐苗基础。    2.化学除草。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发生草害的地块,要进行化学除草,一般采用“杜邦巨星”为宜。

       3.中耕促壮苗。越冬前主茎叶要达6片以上,次生根7条,群体分蘖70万株左右。群体分蘖过多为旺苗,要深中耕断根促壮;过少为弱苗,要追肥促壮。

       4.施好拔节肥。“郑麦9023播期晚,成熟早,生育期较短,拔节后相对需肥量大,每亩可追施尿素7~10千克,土壤墒情不足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5.防治病虫害。我乡小麦病害较多,有些年份发生较重。采取综合防治,积极开展“一喷三防”。

       6.抢收抢晒。收获前田间要去杂保良种,收获时要机械收割保纯度,收获后及时晾晒保质量,同时推广机械灭茬,严禁焚烧麦茬。(作者单位:西平县人和乡农业服务中心)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23/2039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