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文学 大爱,源自他的乡土情结

大爱,源自他的乡土情结

王太广散文集《回望乡村》读后感
大爱,源自他的乡土情结
品书味
 
那乡下的土地、庄稼、土路、河沟、农家小院无不在眼前晃动,那乡音、乡情、乡境、乡夜常常在梦里再现……
大爱,源自他的乡土情结。这是读完王太广新出版的散文集《回望乡村》后,我从书中感悟到的。
我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更喜欢阅读乡土文学作品,这或许是我有过在农村生活经历的缘故。看到乡土文学作品,读着比较成功的这些乡土文学作品,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一个作家,但凡与农村和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又对农村和农民很了解的作家,才能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乡村乡土的情结和特点来,才能以淳朴自然、不做作的真情流露的下里巴人白话,在田间地头、溪水花草、飞鸟耕牛、晨日炊烟、锅碗瓢盆等诸多乡村意境元素中,在自己的作品中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田园风光来。这正是王太广这部作品集的成功所在。
乡村因其自然朴实和贫困窘迫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印象太多太深,而今党和政府对农业的大力投入,对农民生存的关注,对农村建设的规划,现在的农业农村农民与以前相比,变化实在太多太大了。正是有了今天乡村和过去乡村生活变化的对比, 才有了王太广以文学文字的心情,记录并见证这一变化。
要能在作品中表现乡村的自然特点,就需要我们作家在广角镜头与特角镜头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我们作家自己去选择能够代表乡村特色的人和事。如农忙时扬鞭扶犁,夏天树阴下摇扇,在月光下的小庭院里听故事;秋日土墙根下聊天抽烟;冬夜炕头为明日农事的谋划……这些都是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的琐碎事儿,却能在王太广笔下熠熠生辉,活灵活现地再现在读者面前,是这部作品的又一亮点。
虽然说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时期文学使中国现当代文学逐渐进入一个无主潮流、多元化的发展时期,但是从实质意义上来讲,随着多元化文学创作时代的到来,中国依然会有广大的乡土世界存在,文学创作依然难以脱离对乡土的描述。乡土文学将同农村改革同步前行,及时而敏锐地表现农村变革中的矛盾和走向,去刻画更多更好的新农村新农民形象。在当下文学创作中出现的那些真正的堪称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仍然是乡土文学,在一些全国性奖项评选中的表现相当突出。
可以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上的地位是难以被撼动的。相信王太广在今后的文学创作路上,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乡土田园牧歌化的“村落叙事”大作来。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30/2054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