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文学 人生如歌

人生如歌

王太广

人生如小溪般悄悄地流淌,那一朵朵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浪花,或是明朗,或是忧伤,流过礁石,流过小桥,一路行来,沿途皆有歌声,一样有欢声笑语的岁月。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总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他叫刘志方。他皱纹横斜的脸上挂满灿烂的微笑,黝黑的脸庞刻满岁月的沧桑,炯炯有神的眼里看不出一丁点儿忧伤。

志方大爷是个五保户,他常年住在宿鸭湖老庄,既看庄稼,又喂牲口。他住在饲养室里,很讲究,不仅饲养室里的地扫得干干净净,就连喂牲口的水缸里的水也是换得勤,牲口粪一天一清。他把牲口喂得膘肥体壮,社员们夸奖,生产队长表扬。

后来,队长看他年纪大了,就让他回到新庄,照样是喂牲口。他非常疼爱村里的小孩,那时我一有空就去饲养室,总爱躺在他的怀里,捋着他又长又白的胡子,睁大了眼睛问:“大爷,你怎么老是这么高兴?你会哭吗?”他总是摸摸我的头说:“傻孩子,快快乐乐地过着不好吗?哪像你们这些小不点儿,动不动就掉眼泪。你不高兴,村里人还以为你有什么麻烦,见你不高兴他也就不高兴。你要是高兴了,他就是再不高兴,看你那样乐着,他也就跟着乐了。人活着,不能老让别人为你担心。你现在还小,我说这些你还不太懂。”他把一只手放在我头上,我安静地躺在他怀里,抬头望着他的须发。

接下来的几年里,志方大爷一如既往地喂牲口,同时还喂几只羊,每年过春节都要宰上几只,分给村里的人。庄西头桥上的青石板断了,无法通行,他把自己一生的积蓄全部交给了生产队。这座桥建成后,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并在桥墩上刻着醒目的大字“志方桥”。

有一年春节后,志方大爷一个人躺在他饲养室的硬板床上,安详地闭上双眼,带着他快乐的笑声永远走了,宛若村庄上空消失的片片美丽的流云。出殡那天,村里的人分外悲伤。此后逢年过节,总有人在老人的坟前烧纸钱,青烟不断。每逢有人提及老人,人们总说他走得太早太可惜。也许村里没人知道老汉为什么总是那样快乐,只知道他是个好人。而我,也永远记住了这个为了别人快乐而快乐生活着的老人。他的笑声,他的笑容,他的生命永远那么可敬可亲。

也许人生原来就是一首自己谱写的歌,可以缠绵着哀怨忧伤,也可以迸发出激情快乐,但同样都会感动着自己、感染着别人。把快乐送给别人,把悲伤留给自己,这也许就是老人当初尚未完全说破的做人道理。也许老人也曾在他的饲养室里独自叹息,甚至掩面长泣,但最终都化为了他对别人诚挚的祝福,留给人们无限美好的回忆。

人生如歌,有抑扬顿挫,有高低起伏。童年、青年、老年,每个时期都是一首特点明显的歌曲。人们在演唱它的时候,就要像一个歌手,好唱的地方尽情地表现一番,难唱的地方“顺溜”过去,尽量不出差错,尽量让自己的歌声给别人快乐,给人前进的希望和动力。不一定要有昂扬奋进、气势冲天的青春旋律,但一定不要有心灰意冷、消沉低迷的叹词怨曲。为自己歌唱也唱给别人,我们灿烂甜美的微笑也许会冲散他人心中聚结已久的阴云;我们朝气蓬勃的颜容也许能重新唤醒另一颗万念俱灰的心灵。

人生如歌。微笑着面对生活祝福别人,用满腔的热血换得众人的安康,高歌中面向未来激励别人,用一份真挚换得另一份希望。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30/2054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