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文学 富有童趣、立意深远的佳作

富有童趣、立意深远的佳作

富有童趣、立意深远的佳作

——读王太广先生散文《拾鞭炮》

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物质快速发展时代,人们四处奔波,疲惫不堪, 灯红酒绿之后、夜深人静之时,心中眷恋和怀念的,往往还是儿时那份纤尘不染的快乐和美好。

近读王太广先生散文《拾鞭炮》,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拾鞭炮》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描绘,记述了儿时过年拾鞭炮的欢乐场景和趣事 ,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童真的童趣图。文章不足千字,短小精悍,生趣盎然,堪称精短散文的佳作。

就题材选择而言,《拾鞭炮》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眼,点上切片,注意采撷生活中的微观场景和细节体验 ,辅以精致的生发与点染,以小见大,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石一乾坤”。同时,深远的立意在提高了文章境界的同时更是给人以丰富的哲学思考。作家在细节化的描述中,始终突出了“快乐”这个主题,使其成为文章的主线。结尾点题,卒章显志,贻人绵绵的沉思与不尽的回味,我认为,这是《拾鞭炮》的精华所在

与一贯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相比,王太广先生在这篇散文里增添了诸多诙谐幽默的成分。偌大的村庄被比喻成“战场”,大年三十,“当老队长家的鞭炮声首先响起时,就像在庄上吹起了 ‘集结号’”,孩子们“迎着硝烟,冒着弹雨”,你追我赶,来往穿梭,争先恐后地去拾落在地上的鞭炮,给乡村的年味儿增添了不少笑声。全景式的描述后,作者转而进入细节描绘,简单几句勾勒,就展现了小伙伴各自的“绝技”,张妮、 李老毛、王玉喜等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燃放鞭炮时的恶作剧更是令人忍俊不禁。这不仅说明了作家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体现了其驾驭语言的功力。

从结构上分析,《拾鞭炮》线条分明、紧凑合理。起首简洁明快,直入主题,中间以时间为序,分段叙述, 结尾干净利落,典型的“凤头、猪肚、豹尾”的章法。特别是结尾,作者这样写道:“我们这哪里是在拾鞭炮,而是在拾快乐。拾快乐可以驱赶贫穷和痛苦,这让我终身受益。”从回忆一下拉回现实,为读者开辟了一个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寥寥数语,回味无穷。

近年来,王太广先生一直在努力用手中的笔构建一个立足于乡村的文学世界。在经过了艰苦的尝试后,其成就已初露端倪,在文学界引起不俗反响。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作家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俨然自成风格。在此,我们期待着王太广先生有更多的佳作面世。

                            (康湘民)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30/2055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