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文学 公社书记

公社书记

□王太广

翻阅几本日记时,我想起了当年汝南县水屯公社的党委书记吴靖南,一种特殊的情感油然而生,有感激,有感恩,有怀念,有敬佩。

我小时候,觉得公社党委书记就是很大的官。想象中的公社书记一定是身材高大、威风凛凛的人物。然而,19757月中旬,水屯高中推荐我到公社机关当通讯员,16日下午我到公社书记吴靖南的办公室面谈时,发现他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公社书记形象。他身材不高大,身体微胖,眼睛不算大,但很有神,上穿一件白汗衫,下着深蓝色裤子,脚上的一双解放牌运动鞋还沾着泥巴。

我入座后,他问了我一些问题,尤其是当他听到我像背台词那样说“我家祖祖辈辈受剥削、受压迫,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过着贫困的生活,是毛主席、共产党救了俺全家”时不住地点头。当我说到“我二姐是党员,我是团员”时,他脱口说了一个“好”字。在当时政治挂帅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我可谓“根正苗红”了。也许是他对我的情况很满意,没几天,我就接到了去公社机关上班的通知。

上班以后,我按照老通讯员教我的方法进行工作。在平时的接触中,我发现吴书记是一个没有官架子、熟悉农业生产、爱学习、知识面很宽、敬业精神很强的人。每天天不亮,就有大队干部或社员在他的宿舍门口等他起床反映情况,他的早饭大多不能按时吃。他上午要么开会,要么骑自行车下乡检查工作,整天忙个不停,有时夜里很晚才能回到机关休息。

吴书记闲暇时不仅给我吟诗说史,还教我做人的准则、处事的方法、保健的要领等。一个堂堂的公社书记能对我如此关爱,让我非常感动和感激。我觉得他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领导,还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师长。

吴书记每次下乡,都要详细询问社员们的生活情况,了解庄稼的长势。他和社员们亲切地拉家常,有时还会把鞋子一脱,裤管一捋,拿起工具就和社员们一起干活,俨然一个农民。

1977年初冬时节,水屯公社组织万名民工对新李庄、田庄大队境内的练江河下游实施裁弯取直、加固河堤、开挖溢洪道工程。公社机关干部和社直单位的部分干部职工也参加了工程治理和义务劳动。我被抽到练江河治理工程指挥部负责采访、广播等工作。一天,吴书记对我说:“小王,民工们堆河堤打夯要唱夯歌,你能不能编上几段词儿,让他们唱唱?”我欣然领命。记得歌词是:“练江河畔红旗扬,夯歌阵阵传四方。学习大寨修水利,管叫水屯换新装……”

第二天,高音喇叭里放出节奏鲜明、雄浑有力的打夯歌,一下子响彻整个治河工地。吴书记和民工们一起随着夯歌的节拍,使劲砸压着新修的溢洪道大堤,我看见他头上冒着汗珠,脸上笑容灿烂。

1995年春节后,吴书记因病去世。我得知他逝世的消息后,有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怆。他在农村工作了一辈子,艰苦了一辈子。也许志书上没有他的名字,文史中没有对他的记载,但天中大地可以作证,水田林路可以作证,年岁稍长的人们还在讲述着有关他在汝南、在水屯的故事……这就是一位公社书记所书写的人生历史。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30/2055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