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文学 生产队保管员

生产队保管员

□王太广

双休日我回故乡,见到大集体时我们生产队的保管员李维典坐在轮椅上,聊了一会儿才知道他因患高血压引起半身瘫痪。与他话别后,我回想起他当生产队保管员时风风火火的往事。

大集体时的保管员分经济保管员(现金保管员)和粮食保管员。

那时候,生产队的现金主要是在麦收之后,向国家交售统购粮而得到的。生产队平时用钱,就从仓库里取点粮食卖掉;或者向公社信用社贷款得到一笔现金,那数量也少得可怜;还有生产队磨豆腐、磨芝麻油、加工农具的销售收入等。不管多少钱,都是社员们一滴血一滴汗换来的。所以,生产队经济保管员的人选,是社员们十分关心的事,这个人必须公道正派,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贪占或挪用生产队的一分钱。生产队每月结账时,经济保管员把现金拿出来,能够做到钱数和账面一点儿不差。只有这样,社员们才会满意。否则,社员们只要发现经济保管员有不轨行为,就会立即撤了他。

经济保管员这个差事,没有补贴,完全是尽义务,有时候倒贴还不算,还有一些麻烦事。如果队长有公事出差,要拿现金,经济保管员必须让他写一张借条。如果哪个社员急需用钱,找经济保管员借钱,经济保管员就坚持让他找队长写批条。凡是遇到借钱的情况,经济保管员总是左右为难:借吧,违反财务规定;不借吧,不近人情,得罪人。还有一条,就是必须把各种票据保管好,不能丢失一张,不然是要赔钱的。所以,经济保管员不好当。

生产队的粮食保管员,也是社员们关注的人选。生产队就是生产粮食的,除了粮食,基本上没有啥。每当粮食收了之后,并不是马上放进仓库,而是先完成国家的征购粮(俗称爱国粮),然后分配给社员工分粮和人口粮,多余的粮食才能放进生产队的仓库。这些粮食,都是按政策提留的积累和下一年的生产费用,粮食保管员就是保管这一部分粮食的。

生产队的粮食入库是有数的,每次提取时虽然要过秤,但不像会计那样,没有明细账可查,因而,这要求粮食保管员必须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确保集体的财产不流失。进入仓库必须两人以上,不得一个人擅自进入。为了更加保险,又在仓库门上钉两道门搭条,由一把锁增加为两把锁(队长一把,粮食保管员一把),两人必经同时到场,才能打开仓库。

我们生产队的粮食保管员叫李维典,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敢说敢管。我经常见他手里拿着一个木印板在一堆堆粮袋上面,用力地盖上章。

我家离生产队的保管室不远。每到夏秋时节天气晴朗的早晨,李维典就与几个壮劳力从仓库里把粮食一袋袋地扛出来,摊在文化室外边的空场上晾晒。

每到天黑的时候,我发现李维典总是把那些收粮食用的簸箕、筛子、扫帚等工具收拾起来,放进仓库。这时,炊烟已从家家户户的房顶升起来,牛、羊、狗的叫声此起彼伏,孩子的哭闹声也不时传来。李维典提着印板在一堆堆的粮袋上面盖上章。那些印章是防止盗贼来偷粮食的记号。李维典盖完章后,锁上门,哼着小曲回家了……

到了生产队解散的那年,生产队的财产准备分给社员们之前,生产队长问李维典想要点什么,李维典向队长提出继续保管印板。队长问:”人家都分些东西,你拿印板回家干啥?”李维典含着泪说:“拿回家每天看着它,心里踏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30/2055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