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文学 家乡的水车
家乡的水车
□王太广
半世游历,我见过南方的脚踏水车,也见过北方的风力水车,不时会想起家乡的水车。家乡的水车是靠人或牲口推、拉动杠杆,转动齿轮,带动铁链进入铁皮管,靠皮碗往上汲水的水车。
俺庄东头的自留地是生产队的菜园,靠河沿的地方有一口井。井台是两块宽大厚实的青石条,两边横码着青砖。青砖上长着缕缕青苔,缝隙间长着几棵枸杞藤和杂草,给沧桑的老井增添了些许生机。井台上架的水车,是生铁铸造的,非常笨重。听说是高级社时,生产队从汝南县机械厂购买的。水车的一侧是可以带动铁链上下转动的轮盘。轮盘轴的另一端有一个小圆锥齿轮,恰好和大齿轮咬合。紧挨井口有一个水槽,下端连接一根很长的铁皮管子,直到井水深处,铁皮管里有一条环形铁链,链条上每隔一尺多就有一圈厚厚的橡胶皮垫。
我上学时都是顺着河沿走,经过菜园和水井,时常看到蒙着眼罩的毛驴拉着水车木杠在井台上不停地转动。木杠转动,带起水车牙盘的转动,缚在圆型牙盘上的铁链子随之滚动,齿轮咬合时发出“嘎哒嘎哒”清脆的声音,看到橡胶皮垫不断地将水从井下通过长长的铁皮管子逐渐地往上汲,直至翻到井上,然后源源不断地流进井口上的水簸箕里,再像小溪一样涓涓地流淌着,流入菜园浇灌瓜果和蔬菜。
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久旱无雨,旱情严重。正值暑假,我们小学生也参加了生产队的抗旱保秋工作。在庄西头“大头地”的井口上,架一卧式水车,十来个男女劳力在那里推水车。推水车跟推磨一样,都是圆圈转。将两根木杠分别插入水车头的杠眼里推。推水车要用很大的力气,一个人推不动,一般要两个人以上,人越多推得越快,推得越快出水越多,推得越慢出水越少。推水车虽然累,但有男有女,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也很有趣。为了计算每班的工作量,有查圈数的,有以燃香计时的,有以水位下降几砖为依据的。我们小孩子不管参加哪一班,都兴奋不已,但缺乏耐力。我曾几次推得快时把木杠甩到井台下边。
在另一块“小碑地”里还有一架水车是立式的。一个木架子在水井口之上,不同的是两侧均有两个棒劳力手握摇把不停地转动。几个人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实在累了,就换人。在齿轮和铁链的咬合中,琼浆玉液般的清水从一根碗口粗的管子里涌出,带着大地深处的寂寞和温度,在长长的水沟、田垄里缓缓流淌,浇灌着龟裂的土地,滋润着卷叶的禾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后来,俺队连续打了几眼机井,相继购买了卧式柴油机、立式柴油机、抽水机、电动机之后,每当抗旱浇水的时候,就不再用那又笨又慢的水车了。如今,水车早已不知扔在何处了,但哗哗的抽水声依然响在我的耳畔,还有从家乡的地里流淌出的清澈甘甜的味道,依然让我魂牵梦绕。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30/2055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