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文学 一篇妙手偶得的佳作

一篇妙手偶得的佳作

□奚家坤

 

近日,读了王太广先生的《拾鞭炮》,感触颇深。推荐给同事看,引起了同事们的共鸣。大家一致认为,《拾鞭炮》是不可多得的“妙手偶得之”的佳作。

微言大义,印证时代。文章写的是作者童年时,春节期间和小伙伴们在庄里跑来跑去拾鞭炮的经历。在那个时代常见的、微小的且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趣事”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别样的快乐。所以,作者在篇末写道:“我们这哪里是在捡拾鞭炮,而是在捡拾快乐。”至此,作者交代了文章的主题:幸福就是快乐,快乐只因单纯。

现在,即便是在农村也很少有人去捡拾鞭炮了。中国已步入了小康社会,但现代人却越发少了幸福感。究起原因就是,在这个“人人向钱看“的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把本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或者说人为地把它演绎得无比繁复 。这是作者的思考,也是时代的印证。

篇幅短小,适合阅读。这是一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办公室的多位同事阅读了该文。不可否 认,现在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除专业人员外,人们已没有时间,或者不愿花很长时间去阅读长篇文字。 一篇文章的优劣应该与篇幅的长短无关。但言之无物的长文,实在是不如短小精悍的短章。这恐怕是这篇文章能迅速引起共鸣的原因。

文笔朴素,语言干净。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用真诚朴素而无比纯净的语言叙述着童年的往事。通篇没有夸张的描写 、怪异的语言,甚至连成语都没有使用,更拒绝人为的“艺术”手法。就像邻家穿戴整洁的女孩,也许不十分漂亮 ,但是她温柔、美好,令人遐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30/2055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