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文学 蹦杏核
蹦杏核
□王太广
麦子黄了,杏子熟了,一些人就挑着担子、挎着篮子到水屯集上卖杏,吆喝着:“甜杏甜杏,不甜不要钱”;“新鲜的杏,先尝后买”。卖杏的摊子旁,常有小孩子在转悠。他们买不起杏,是来捡别人吃过的杏核。
在农家孩子的眼里,那一个个扁圆鼓肚的杏核是最好的玩具。几乎每个孩子的衣兜里都装有几十个杏核,一见面“哗啦啦”的杏核声响成一片,随时随地都可以玩蹦杏核的游戏。
蹦杏核的玩法有好几种:一种是用杏核在地上划几个连在一起的格子,每个格子里写上数字,然后几个参加游戏的孩子就剪刀、石头、布,谁赢了谁就先用自己的杏核在地上蹦,嘴里还念着口诀:“头一弹,二蹦连;三进宫,吃棵葱;葱不辣,要个大!”念一句,蹦一下,最后一下将杏核蹦到哪个格子里,其他人就按那个格子里写的数字往外掏杏核,交给刚才蹦杏核的人。
另一种玩法叫“打窑窑”,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像茶杯口那么大的小窑窑,再从小窑窑旁边画一个相当于两个大楷本大小的长方形。参与者每人往土窑窑里放一个杏核,准备工作就算做好了,然后开始比赛。各自用另外一颗较大的杏核从长方形的一边往另一边蹦,既要蹦得远,又不能跑到长方形的外面,否则便是“蹦老了”,就会被取消比赛资格。“打窑窑”就是捉住刚才用来蹦的那颗大杏核,朝土窑窑里扔去,目的是将土窑窑里的杏核尽可能地打出窑窑,打出窑外的便是你的了,可以随即拿走。
还有一种玩法是将所有的杏核放在一个直径一尺多的圆圈里。在圈外不远处划一道界,第一个玩的人蹲下,弹杏核的手必须四指并拢弯曲,握成拳头状,将大拇指伸到食指与中指的缝隙里卡紧,把一个实心略沉的大杏核放在大拇指的指甲盖上,另一只手用指尖触在划出的界上,弹杏核的手腕贴在手背上,瞄准杏核,大拇指瞬间发力,用它的冲击力将杏核散开,然后来到杏核前,将散开的杏核一个一个地弹出圈外,但不能碰着其他杏核。我有时候弹得好,有时候弹不好,只能让其他人重新开始。
后来,我一直在想,为啥要蹦杏核呢?蹦桃核、蹦石子不中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悟出一些道理:桃核过大,太笨;石子过重,太沉。看来,古人发明蹦杏核的游戏还是颇动脑筋的。这是古人的智慧啊!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30/2055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