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文学 我们那时学雷锋

我们那时学雷锋

□王太广

我作为上世纪50年代末出生的共和国新生儿,几乎是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环境中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地成长的,是在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革命歌曲中沉醉的,是在学雷锋做好事中逐渐学会如何做人、做事的。

我上小学后,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给我们讲雷锋叔叔的故事。这让刚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我们激动不已。老师讲“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当时听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直到我看了电影《雷锋》之后,才知道他是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叔叔的形象在我心目中越来越高大。我暗下决心,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做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我想像雷锋那样乘车让座,可没有机会坐公共汽车和火车;我想在马路边捡一分钱,可虽然低着头走路,但从没有捡到过。我与本庄的几个小伙伴李道峰、张妮、王玉喜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比如到军属李维彬家和五保户冯蛋家扫地、抬水;到水屯供销社的公共食堂擦玻璃、扫地、倒垃圾;在路上,遇到双目失明或行走不便的人,蹦蹦跳跳地上前扶一把,送一程……尽管大家做了一些好事,但谁也不说,个个甘当无名英雄。

不光我们几个这样,好多人都是如此。俺庄的青年社员也经常做好事。王花叶和韩彩梅、王翠英等几个姑娘,经常夜里“偷着”为生产队捣粪,往大田里拉粪、撒粪……一干就是半夜,第二天照常随社员们下地干活。

不过,学雷锋做好事也曾闹出一些笑话。比我年龄大些的孩子,趁大月亮天,将俺生产队“斜尖地”的一亩多小麦悄悄地收割了。第二天早晨,队长朱元臣站在村口破口大骂。原来,这块地里的小麦还没有完全成熟。当他了解到是自己的侄子朱石头挑头做的“好事”时,骂了一声“日他娘”,也就不好追究什么了。

做好人好事不仅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而且像春天的绵绵细雨,以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滋润着我们这一代人成长。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30/2055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