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文学 推铁环

推铁环

□王太广

小时候,我看到韩保国哥哥推着铁环(实际是桶箍)在村里来回跑,羡慕得不得了。他跑,我也跟着跑,等他累了,我就央求他让我推一下。他耐心地跟我讲了一些要领。我按照他说的做,越推越想推,简直不想还人家。

我回家后,就跟母亲闹着要推桶箍。母亲无奈地说:“咱家没有桶箍呀!我给你想想办法。”母亲转身看到墙上挂的竹劈子说:“有了!”母亲让父亲把竹劈子的一头用菜刀削薄,使两头对接处比较平缓,在两边刻上槽,用线缠结实。父亲又找一段8号铁丝做成一个“U”形的推钩,绑在一根竹竿棍上。我拿到后就兴奋地跑了出去。

村里的路坑坑洼洼。竹环与铁环不同,铁环自身重,着地稳当,而竹环轻飘飘的,一遇到洼的地方就陡然弹起,一蹦好高,不是歪就是斜,甚至倒下。看别人推着铁环雄赳赳、气昂昂,神气十足,我推的却是竹劈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家里,我把竹劈子一扔,再也不想玩了。

最理解我的还是父亲。他把捡到的几根粗钢筋棍拿出来,交给了在水屯公社铁工厂工作的邻居韩民。韩民一听说要给我打铁环,就爽快地答应了。没过几天,韩民就拿着一个直径一尺多、明光发亮的铁环到俺家。我拿起推铁环的钩子,跑到门外,撅着屁股就推起来,忘乎所以地往村中间的南北路上跑。

小伙伴们见我有了一个崭新的铁环,都很羡慕,眼巴巴地看着,希望能玩上一把。当然,我玩累的时候,会让他们滚上几圈解解馋。

他们一推不要紧,都玩上瘾了。李老毛想铁环都想疯了,他把生产队菜园里放的茅桶上的铁箍子偷偷地去掉了,气得瓜匠韩振国骂了好几天。张妮从他表哥家里借了一个铁环。最有条件的是王玉喜,因为他爹是铁匠,在做其他活的时候,顺便给他打了一个铁环。至此,小伙伴们基本上是人手一个铁环。

随着推铁环队伍的扩大,村里村外、打麦场上、乡间小道上、上学路上,都可以看到一大溜推铁环的孩子你追我赶,尘土飞扬的场景。我们推铁环的技术慢慢提高了,不但可以走直线,还可以走曲线,甚至过“独木桥”。

推铁环虽然不需要很多技巧,但需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掌握好平衡与速度。人生亦是如此。人生的道路上有平坦,也有曲折,有爬岗,也有下坡,但只要有好的精神状态,只要目标明确,把握好前进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最终会成功的。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30/2055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