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历史遗迹 朗陵故城址

朗陵故城址

张新义 杨建军

朗陵故城在确山县城南二十公里处的任店镇,是历史上一座著名的郡县古城,古城遗址犹存。春秋战国已有此城,秦属颍川郡,西汉初置朗陵县,东汉置朗陵郡,黄萌任太守。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曾将大将臧官封为朗陵侯。臧官死后,其子臧信等三世继为“朗陵侯”。三国时期,曹魏又封何曾为“朗陵侯”。西晋建立,何曾因辅助晋武帝有功,被封为“朗陵公”。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是南北政权争夺的重要地带。朗陵地处淮河北岸,为豫鄂之咽喉,是南北各方争夺之军事要地,时为南土,时为北国,战略位置异常重要。刘宋定黄淮时置绥城郡;后来北魏又在这里置安阳郡;东魏时改朗陵名安昌,并置初安郡,郡治县治均在朗陵故城;隋代郡、县被废除,县治移至今确山县城,更名朗山。1958年,北京钢铁学院师生曾在朗陵故城遗址内,发现汉代冶铁遗址和当时用世界最先进的冶铁方法冶炼出来的铁器,说明早在汉代,确山境内的冶炼技术已相当发达了。

《确山县志·形势》说朗陵故城“为天中奥区,远控荆襄,近依宛洛。其东北旷野平原,与汝遂各界壤地相接牙错……形胜天成。” 朗陵故城自春秋秦汉始,至隋开皇十八年县治迁至现在确山县城,前后均作为县治、郡治一千七百余年,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13/2172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