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财经新闻国际财经 互联网理财“百花齐放”
互联网理财“百花齐放”
□ 徐小防
2013年7月,支付宝推出了一项增值服务——“余额宝”,它成为普通市民和金融界关注的热点。
动动手指就可以理财投资,获得收益,敲敲键盘就能在网上过一把放“高利贷”的瘾,令不少市民跃跃欲试。
既能获利息 又能购物
市民徐莉去年参加工作,从支付宝推出余额宝开始,她就把每个月的工资都存到余额宝上,徐莉莉说:“之所以选择余额宝,是因为它能带来可观的利息,同时余额宝里面的钱还能用来购物,非常方便。”
今年52岁的张阿姨也赶起了时髦,用余额宝理财。张阿姨有一个习惯,喜欢在家里放现金。
“女儿看到我在家里数钱,就数落我,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家里放现金,真是老古董!”张阿姨说,现在自己把闲置的现金存到了余额宝里。
“看不见摸不着的,一开始确实不放心,每天都要打开软件看一眼。”最开始,张阿姨心里不踏实,但到了现在,每天定时看看前一天的收益已成了她生活的乐趣。
“每天六七块的收益,算是我们老两口的买菜钱了。”张阿姨说。
互联网理财五花八门
想投资理财,但又害怕承受股票、债券的高风险;想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但银行理财产品动辄数月的冻结期让人望而却步。
这时,互联网理财应运而生。市民张先生认为,把钱放到余额宝里,没有购买门槛,收益还多,提取方便,何乐而不为?
据了解,现在互联网推出余额宝、现金宝、百发等新型的理财产品。
进入2014年,互联网金融理财更加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微信推出了理财通。目前,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超过20种。
银行推出新产品应对
据了解,互联网理财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和便利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银行的资金支配与使用。
用户把钱从银行账户转入余额宝、理财通等账户后,资金的支配就从银行走向了互联网企业。不过互联网理财产品吸金能力虽然巨大,但是对银行来说总的影响不大。对于银行来说,这类理财产品吸纳资金的主力还是散户和一些储蓄用户。
银行方面也推出了不少产品来应对互联网的“掘金”,如工行的灵通快线产品、交行的天添利系列等。
责任编辑:df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183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