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开发区 天中麦客

天中麦客

□晚报记者         刘永奇   /

 

小麦机手会战壮观场景。

 

走遍全国的通行证。

 

昨天早晨,开发区关王庙乡何庄村村民石秀杰和家人告别,开着收割机踏上2013年小麦机收征程。

64岁的石秀杰在开发区关王庙乡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从2008年,他把周围百余家农机经营户组织起来,注册成立了顺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单车经营到团体作业,把业务做到了全国各地。

石秀杰的办公室悬挂着“农机大户示范点”、“明星农机合作社”等牌匾。

每年夏收,石秀杰和收割机手们都会集结在确山县任店镇,从这里一路北上。今年,漯河、南阳、天津、秦皇岛等地农机部门已向他发出麦收邀请,合作社计划投入100台车,沿着往年的路线作业。

“每年这个季节,我们总嫌力气小,时间不够用。”石秀杰告诉记者,哪里麦子熟了,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除了收割小麦外,他们还去湖北、湖南、四川收割过水稻,去东北收割过玉米,最远到过黑龙江的肇东、绥化等地。

“天当房,地当床。”石秀杰说,这是收割机手们的真实写照。“每到一个地方,农户们都会催着割麦,一台机器两个车手日夜工作。人累得吃不进去饭,腰酸背疼,身上蜕皮。”

“不过,只要能顺利收割麦子,再辛苦我们心里也高兴。”因为收割机手们能体会到农民不容易,大家工作起来都很认真,保证颗粒归仓。

“遇到顺利的时候,一二十天就能挣一万元钱。”石秀杰说,每当他将钱邮寄回家时,就是他最满足的时候。

如今,他的收割机已经更换了5次,收割机性能配置越来越好。他还专门配置了高科技的测亩仪器,站在地头,就能测出收割了多少面积。他还学会通过网络与全国各地的农场主联系,收割业务越做越大。

作为收割机手,在金浪滚滚的麦田中来回穿梭,是石秀杰和农机手们最快乐的事。他们享有“天中麦客,收获中国”的美誉,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他们在粮食收获季节大显身手,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网上联系业务。

 

加装自动卸粮筒。

 

配置的高科技测亩仪器。

 

告别家人,踏上征程。

 

检查机器,确保完好。

 

与种粮大户联系。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189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