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泌阳县 泌阳县靠科技创新让农民腰包“添金”
泌阳县靠科技创新让农民腰包“添金”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成亮)不久前,我国第一个肉牛新品种“夏南牛”在山区泌阳县诞生,当地农民每年因此增收1个多亿。
近年,该县通过培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肥沃土壤”,出台了鼓励干部群众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使得一大批人才激情迸发,创造出一大批农业高新技术,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香菇曾经是日本引以为豪的高新农业,然而,泌阳农民祁建勋、康先照等人经过数百次试验和创新后,最终发明了“大袋小棚立体栽培”新技术,被称作“泌阳模式”,每年给泌阳农民带来收入6亿元。随后,泌阳县人民在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刻苦攻关,钻研出了有机花菇种植领域里“温差刺激”、“无毒接种”和“高压节能灭菌”等几十项高新技术,使花菇种植率达到90%,远远超出日本人创造30%的纪录,而且发明了香菇种植原料由秸秆替代,实现了破坏资源型向生态循环型过渡。如今,该县以麦秸、稻草、玉米秆等农作物废料为主要原料的草腐菌种植遍地开花,年种植量1400多棚,年消耗废弃秸秆1500万公斤,年创产值2000多万元。
“马谷田瓢梨”以其“贡品”身份曾经是泌阳人的骄傲。如今,爱创新的泌阳人对其进行嫁接改造,培育出了“六月酥”等更加鲜脆的“国”字品牌。据了解,该县建有果树研究所和专业合作社,有10多家林果协会在水果领域里的技术创新就有30多项,引进、选育的“白云仙桃”、“天顺御枣”,杂交培育的“优选1-5号”等无公害水果就有五大系列7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30多万亩,果农人均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
此外,该县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含量可谓之高。从“豫薯7号”到“铜山湖水稻”,从优质萝卜籽到无公害水产,从优质彩棉到“金铜山”优质烟,泌阳人在科技创新中一步步扎实走来。据统计,该县拥有各类农技研究推广团体30多家,农业领域创新的科技成果就有100多项,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份额达51.5%。
为拉长产业链条,该县在项目建设中注重与优势产业对接,使溢佳香食品有限公司泌阳产业公司、泌阳三明食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农业精深加工企业落户并开工生产,实现了产业的优化升级。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191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