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泌阳县 泌阳:“路域经济”红红火火
泌阳:“路域经济”红红火火
借路兴农 依路建镇 靠路活商
泌阳:“路域经济”红红火火
本报讯 (通讯员 夏 阳 舒 淼)穿越泌阳县境内的411省道扩建改建后,位于王店乡的肖楼村,转眼间依路“长”成一个小集镇。这是泌阳县发展“路域经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集山区、苏区、贫困区为一身的泌阳县大力兴修公路,并以此拉动县域经济全面提速。如今,在县内各条主要公路两侧已新建和扩建农村中心集镇16个、小集镇20个,新建专业市场20多个,新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3000多家,有10万农民依路新上致富项目1200多个。
地处偏远的泌阳县,交通设施落后是长期制约该县发展的一大障碍。截至2004年底,全县仅有各级公路590多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22公里,且等级低,路况差,一半的乡镇公路晴通雨阻,四分之一的行政村不通机动车。而现在,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8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9公里,境内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村村通”建设规模和里程全市领先、全省先进。
借路兴农,促进区域化产业开发。该县向农林资源丰富的山区和特色农业区域修建经济专用公路。地处深山区的万亩瓢梨基地马谷田镇,修通各村的出山路,将县乡公路改造成柏油路,一举扭转了优质梨因运输难致使经济效益低的局面,果农两年增收200多万元,并新增优质梨种植面积4万多亩。全县现有10多万农民依托公路发展果、药、菌、肉牛等为主导的农村经济,这些特色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依路建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该县近几年沿干线公路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小城镇,吸引8000多户农民进镇定居,进镇农民多为致富能手,这既使集镇市场更加红火,还发展起建材、塑料、家具、粮油等20多个加工业小区。
靠路活商,形成路边经济长廊。该县鼓励农民迁居交通便利处经商办企业,并要求迁居者必须平掉旧宅,腾地还耕。此举收到一箭双雕之效,一方面通过置换旧宅基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全县已开发整理旧宅基地近万亩;另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经营门路。春水镇借助平桐路省道发展路边“五小”店厂(小商店、小饭店、小旅店、小修理店、小加工厂)100多家,吸收千余农民路边经商。县乡公路进入山村后,沿途催生百余个石料场和山货加工厂,形成颇为壮观的资源型“经济长廊”。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193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