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泌阳县 泌阳:建设“水”生态 “滋润”新农村

泌阳:建设“水”生态 “滋润”新农村

 

实施“五项工程”  促进农民增收

泌阳:建设“水”生态  “滋润”新农村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成亮 王清江)今年夏收,产粮大县泌阳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县小麦平均单产412公斤以上,总产量4亿多公斤,不但较去年产量稳中有增,而且涌现一部分亩产“千斤村”和“千斤地块”。群众说,在几十年不遇的大旱之年,夏粮丰收是泌阳县持续不断打造“五项工程”、建设农村水生态环境的结果。

建设“稳粮工程”,夯实农村发展基础。该县有大、中、小型水库73座,为充分发挥灌溉效益,以满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需要,他们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围绕建设旱涝保收田这个水利建设中心,狠抓灌渠硬化、打井配套及蓄、引等水源工程,使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利用灌区水资源,该县帮助农民发展200亩以上日光温棚蔬菜基地2个,发展旱改稻、旱改莲面积10万余亩,发展30亩以上花卉基地6个,灌区内农民年人均增收500多元。目前,全县有效灌溉面积48万亩,旱保田建设面积36万亩。

建设“生态工程”,保水保土造福人民。立足荒山面积大的实际,该县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踏遍全县荒山秃岭、沟沟壑壑,搞规划、绘蓝图,提出了集中连片、连续治理的方案,全力打造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形成了“林果上山、粮田下川、生态锁边”的节约资源型生态农业。目前,该县共治理荒山面积140万亩,并发展以梨、桃、李为主的水保经济林30万亩,形成千亩桃枣梨基地9个、万亩板栗基地5个,每年给全县群众带来3亿元以上的经济收入。

建设“民心工程”,好事实事改善民生。为彻底解决全县缺水区的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改变缺水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在多变的地质环境条件下,该县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建成38处集镇供水工程、22处村级自来水工程,集镇供水和大口井工程40多处,共打中深井89眼、配泵52套、建水塔47座,解决了22个乡镇、96个自然村、6.2万人及2.1万头大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

建设“平安工程”,保障防洪防涝安全。该县从关心群众疾苦、服务人民群众出发,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共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对1座中型水库、25座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扩大了灌溉面积,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

建设“富民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该县水域广阔,库、塘、堰、坝星罗棋布,可养鱼水面10万余亩。为引导农民发展特色渔业,该县广泛发动群众因地制宜修建投资少、见效快的微型水利设施,发展库塘精养、半精养,积极推进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大力发展网箱、网栏、网围“三网”养鱼,使不少农民走上养鱼致富的道路。

目前,该县涌现水产养殖村22个,涉及农户1300多户,全县水产品年产量在160万公斤以上,养殖户仅水产养殖一项人均年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不少农户所建库塘形成了水中有鱼、水上有鸭、岸上有猪、地里有果的“生态庄园”。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194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