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泌阳县 泌阳县拥军优属亮点多
泌阳县拥军优属亮点多
政府主导为推手 市场运作为拉手 法律服务为援手
泌阳县拥军优属亮点多
通讯员 张成亮 陈进九 李 华
河南泌阳,一片拥军热土!
23年前,首创全国“军人家庭服务中心”的泌阳县,拥军优属、涉军维权工作亮点频现:在全省首创“优抚对象培训中心”,为优抚对象培训各类致富技术技能;2006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拥军军属模范县;去年,又被济南军区评为涉军维权先进县……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2000年以来,泌阳县委、县政府和县人武部创建了以政府主导为推手、以市场运作为拉手、以法律服务为援手的三手联动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涉军维权新路。
为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及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县委、县政府和人武部先后3次召集12个部门,研究建立了“一组一庭一中心一站”的维权组织。“一组”,即成立了泌阳维扩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领导小组,由县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分管政法的副县长、县人武部部长、县政法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等单位领导任组员;“一庭”,即在县人民法院各专业法庭建立相应的“维权”合议庭,专门审查涉军案件;“一中心”,即在县人武部成立了法律援助服务中心,由人武部政委任主任,人武部政工科长、司法局律师事务所主任任副主任,负责向遇到涉法问题的军人军属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一站”,即在各乡(镇)建立了法律援助服务站,从而在全县形成了横向覆盖党政军各部门,纵向贯穿县、乡(镇)和县直各单位的“涉军维权”工作网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已经成为资源配置与财富分配的主要手段,价值规律像一只无形之手支配着社会成员利益格局的调整。军人和军属不可能置身事外,往往成为格局调整中受冲击较大的群体。每年泌阳县新兵近400名,入伍前他们的年平均收入超过2万元,到部队后一年的优抚费仅5000余元,算经济账明显吃亏了。他们又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入伍后家庭收入明显下降。帮助军人家庭整体致富,从根子上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本着这个新思路,泌阳县委、县政府和县人武部在军属中大力推行了“四个一”帮扶致富工程,理清一条脱贫思路,开发一个致富项目,传授一门实用技术,解决一些启动资金,逐乡逐村地抓落实,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一户一策地安排致富门路。
去年8月,在对全县复转军人家庭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泌阳县委、县政府领导形成共识: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让复转军人家庭在奔小康路上掉队,必须带着感情去帮。县委下发通知,决定对年收入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企业下岗、失业和家庭困难的军队转业干部、复退军人以及参战退役人员、烈军属、残疾军人等实施结对帮扶。县、乡两级党委班子成员每人联系8户,党政领导人人有帮扶举措,联系对象家家有增收目标,泌阳复转军人解困工作步入了“快车道”。泌阳县复转军人王庆怀告诉笔者,去年8月份以来,结对帮扶他家的县委领导先后4次登门了解情况,像帮自家亲戚似的。近一年来,县、乡两级财政累计投入240多万元,将63户困难复转军人家庭纳入低保范围,为124人解决医疗困难,为23户解决了住房难题,为48户解决了子女上学难。
县人武部还以县法律援助服务中心为工作平台,满腔热情地投入原本并不熟悉,做起来又很棘手的法律服务工作中。为了取得工作的主动权,他们定期下发《军人军属涉法问题调查表》,根据涉法问题的性质、涉法问题的简要情况、部队和军人家庭要求、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法院审理的结案等情况进行分类整理、认真登记、建立档案。为拓展法律援助领域,他们还向新兵发放了法律援助服务卡,服务卡里有援助中心的电话,新兵所在乡(镇)法律援助服务站。2008年,现役军人刘华东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同村上产生了矛盾,其所在部队发函到人武部。人武部领导指示镇有关部门处理,并委派法律援助服务中心负责督办,镇政府出面做工作,纠正了村上部分错误做法,化解了矛盾,当事各方都比较满意。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197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