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泌阳县 泌阳县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2.6平方公里

泌阳县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2.6平方公里

兴修农田水利 振兴山区经济

泌阳县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2.6平方公里

本报讯 (记者 侯伟峰 通讯员 王清江 张成亮)入冬以来,泌阳县把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当做中心工作来抓,共完成4条小流域的治理,综合治理面积35平方公里,坡改梯23公顷,修建水保道路22公里、塘堰坝5座,营造水保经济林2.5万亩,动土石方896万立方米。

泌阳县现有水土流失土地面积1092平方公里,在税费改革、“两工”取消后,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曾一度滑坡,特别是山区小流域治理往年大兵团作战一去不复返,给全县根治水土流失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此情况下,该县着眼全局,及时决策,以“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全社会参战”为主题,政府出资为引导,吸引全社会投资为方向,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大搞小流域综合治理: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水土保持工作,并实行以奖代补;出台优惠政策,深化“四荒”使用权的承包、租赁、拍卖工作,鼓励厂矿、企事业单位或大户牵头,吸引社会资金,实行股份合作,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的水土保持投入机制。在长期实践工作中,该县创新出民主谋水保、民营兴水保、民众干水保的“三民水保”治理模式,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小型水土保持工程“农民干不了、集体干不好、国家管不到”的大问题。几年来,该县“三民水保”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综合治理“四荒”27.5平方公里。

为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该县实施了“三个一”工程,即规划一步到位、治理一次达标、投入一年见效。综合治理后的流域,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化、产业化布局要求,依据“林果上山、粮田下川、坡面林草、径流防拦”的模式,组织群众发展当地主导产业,实现当年治理,来年受益,并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利用农闲时间,采取人力与机械配合作战的方式,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十一五”期间该县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土地面积152.6平方公里,治理后的小流域基本实现治理一座山头,绿化一片土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拦蓄径流泥沙,补充地下水源,营造绿色银行,富裕一方群众的目标。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01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