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泌阳县 张铮 新型农村社区领路人

张铮 新型农村社区领路人

——记泌阳县铜山乡焦竹园村党支部书记张铮

记者 代建新

“焦竹园变了,变得更美了。”熟悉焦竹园的人无不发出这样的感慨。作为泌阳县铜山乡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张铮是一个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的致富能人。近年来,他致富不忘群众,带领焦竹园村“两委”班子,同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台戏,同念发展经济一部经,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焦竹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篇章,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焦竹园村位于泌阳县东部山区,与确山县毗邻,该村有9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6平方公里,是抗日战争前中国共产党仅存的15个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鄂豫边省委所在地。2005年,张铮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时,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600元,是省级贫困村。面对这些情况,刚刚上任的张铮彻夜难眠,深感责任重、压力大。他想,作为一名受村民信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如果不能为群众办实事,就对不起群众;作为村“两委”班子的班长,他应当担负起全村脱贫致富的重任。张铮通过调查研究,查找原因,给焦竹园村发展开出了一个个“良方”,奏响了一个个“富民曲”。

抓队伍建设,树党员的形象。焦竹园村党支部、村委会于2008年换届,张铮带领村新一届“两委”班子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抓好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科学发展观,密切联系群众,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一套管理制度,制定了3年发展计划。同时,利用村党校每年至少对党员和群众进行10期以上的教育培训,向他们讲政策、讲法规,为他们送技术、送信息,充分发挥了基层党校的教育功能。村“两委”班子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眼,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作风民主,改革创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树立了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充分调动了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积极性,形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抓基础建设,改变村容村貌。在张铮的带领下,2008年,焦竹园村顺利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和通信线路建设工程,让广大群众能够收听收看到电视节目,通过电话和互联网获取外边的致富信息。2009年,村委筹资40余万元,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和烟叶水利配套工程,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问题和烟叶生产水利灌溉问题。同时,筹资60万元,在焦竹园、瓦房庄、小东沟修建了3座小型水库,以及两个拦河坝,解决了近6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2008年,村委筹资近20万元,修建了村支部、村委会办公房,共建楼房9间,配备了办公用具,设置了支部会议室、党校教室、村委办公室。2010年,该村被定为省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全村沼气建设如火如荼,共建沼气252座,沼气入户率80%,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村修建了411公路经鄂豫皖省委纪念馆至泌阳驴繁殖基地800水泥路、411公路至大洼村的1200村村通公路、411公路至焦竹园村的1800村村通公路、1300环绕林果基地水泥路工程和焦竹园自然村巷道工程,实现了各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彻底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该村注资20万元,完善了金沟水库配套工程,修干渠2000,解决了1500余亩农田灌溉问题,有效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注资15万元,实施了姚庄、老虎岸、合马沟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600余人和千余头牲畜饮水问题;注资15万元,开发建设了1000余亩的优质果林基地。张铮用自己的挖掘机免费挖穴整地近千亩,栽种优质梨、柿、杏、李等8万余株,这将成为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该村顺利实施了411公路两侧和通往纪念馆道路两侧1000多米边沟的整治,完成了村文化大院的建设,完成了焦竹园村希望工程小学教育设施和寄宿楼工程,安装了远程教育器材,完成了1万多平方米的民居墙体粉刷,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1万多平方米。第二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征地工作已经结束。同时,该村投资600多万元的焦竹园纪念馆修复工程已经结束,日接待游客3000人次。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使该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群众分享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果,感受到了村党支部为民办事的决心和干劲。

抓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开发资源。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张铮的带动下,焦竹园村支部、村委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产业基地;以发展旅游业为龙头,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几年的努力,该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不足600元上升到2010年的4200元,彻底摆脱了贫困的帽子,跨入了全市的富裕村行列。目前,全村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起今后的发展,张铮自信地说,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带领村“两委”班子,在发展畜禽养殖、沼气建设和果树、蔬菜种植方面大做文章。扩大畜禽养殖量,建立新型塑料大棚100亩,积极构建农村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以鄂豫皖省委旧址为依托的旅游景点建设,带动金沟水库南岸景点的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继续开展文明村镇建设,在全村倡导“言行讲文明、衣食讲卫生、办事讲规矩、做人讲诚信、相处讲和谐”的良好风气。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02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