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确山县 确山县“一村一品”让农民“品”出好滋味

确山县“一村一品”让农民“品”出好滋味

 

      本报讯 (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璞)6月5日一大早,确山县三里河乡后楼村陈年忠的蔬菜大棚内就迎来了一位开着卡车收购黄瓜的客商。陈年忠数着厚厚的一沓钱乐呵呵地说:“这都是政府引导得好,我们村成为温棚蔬菜专业村才使我收入这么多啊!”

近年来,确山县唱响“特色生财,产业致富”的新农村建设主旋律,积极引导乡村发展有基础、有规模、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做到一村至少有一个能够支撑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形成了乡乡挖潜力、村村创特色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已发展到74个,占全县总村数的26%。

确山县在“一村一品”产业化发展中,注重本地资源、区位和布局特点,正确分析市场需求,找准产业和产品发展的切入点,制定发展规划,从而进一步明确“一村一品”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把以马铃薯、籽瓜和小杂粮为主的种植业,以养牛、养猪、养羊、养鸡为主的养殖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业作为全县“一村一品”发展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该县加快品牌培育,树立质量和品牌意识,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力争在一个村确定一个主导产品,从而发挥优质品种的规模效应,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设立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的专项资金,将财政支农资金和以工代赈、农村发展、扶贫信贷等资金整合使用,集中投入“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高度重视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业科技人员、龙头企业到专业村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和订单生产,带动了产业基地逐步扩大,促进了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催生了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入社会员达到10000多户,实现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该县还采取政府部门、科技人员与农村“联姻”的方式在发展资金、实用技术、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帮扶,3年来共投入涉农资金3亿多元,举办培训班50余期,推广实用技术60余项,使专业村产业稳步升级,发展后劲十足。

如今,竹沟的食用菌、瓦岗的红薯、留庄的双孢菇、石滚河的板栗、竹沟的黑猪等一个个象征着区域特色的品牌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涌向市场,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一村一品”让确山农民“品”出好滋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03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