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确山县 确山县三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确山县三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本报讯 (通讯员 李 璞 邓春喜)建设新农村,产业要先行。近年来,确山县委、县政府狠抓饲养业、种植业和劳务经济三大特色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富裕。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6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4%。
饲养业“兴”起来。在农业发展中,确山县先后走出了一条富县富民的产业化新路子,先后建成养牛示范专业村16个,建成规模养殖小区71个,发展规模养殖大户4327户。全县黄牛饲养量达25万头,猪、羊饲养量分别达58万头和20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5万吨、10万吨、4326吨,人均牧业收入1800多元。
种植业“火”起来。该县在做好特色农业的同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健全农业科技队伍,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提高了农产品效益。他们按照国家农作物生产技术标准,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先后打造出“确山红油栗”、“确山紫油栗”、“朗陵罐酒”、“瓦岗红薯”、“铜山烟叶”、“留庄优质粳米”等绿色品牌。这些绿色产品不仅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而且也拉动了确山的区域经济。如今,确山的板栗、食用菌、中药材、西瓜等都有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模式。全县果树新种植面积达1.5万亩,果园经济林面积达18万亩,实现收入6749.3万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452.8元;种植板栗、西瓜、红薯等作物和以夏枯草、半枝莲为主的中药材的种植户有2万多户,种植面积60多万亩。
劳务经济“活”起来。今年年初以来,该县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发展劳务输出的新路子,新开辟东莞、江门等4个劳务基地,基地总数达21个。按照农村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同步输出,务工时间由临时性、季节性向固定性、长年性转变,输出地点由分散型向基地型转变的思路。目前,全县已从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中输出劳务工7090人。全县长年在外务工的劳务人员达6万人,其中有8000名劳务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了3年以上的长期用工合同。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输出城乡劳动力6.46万人,占全年计划的95%,其中组织输出2.41万人,劳务收入1.9亿元。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03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