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确山县 确山:农机合作社成为农民“新管家”
确山:农机合作社成为农民“新管家”
本报讯 (记者 刘 阳 通讯员 李 璞)近年来,确山县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采取有序引导、大力扶持、跟踪服务的方式,经过近两年的运作,该县农机专业合作发展从无到有,逐步走上规范管理的快车道。
“想发财,跟我来,跟我干,一季最少挣三万。”这是张贴在确山县三源农机农民合作社张大生办公室墙壁上的口号,正是这朴实的话语,才使这个合作社逐渐发展壮大,才使这个“路路发跨区机收作业队”深受农民朋友喜爱。如今,确山县三源农机农民合作社已发展会员50多人,跨区作业10多个省、区、市,平均每辆收割机一季净挣3万多元。
带着农机户的信任和鼓励,2002年,张大生组建了路路发跨区机收作业队。这是一个全新的跨区机收合作组织:一是统一标志,叫响品牌。全队每台车都喷有“天中麦客,收获中国”口号及“路路发跨区机收作业队”标志。二是签订协议,保证收入。每年出发前,张大生都和农机户签订协议,只要车况好,机手能正常工作,保证每台车一个麦收季节最低能挣3万元。三是先期考察,谋定而动。在每年收割前,张大生都亲自开车到全国各地考察作业市场,并与当地农机管理部门签订协议,回来后精心制定科学的作业路线,不让机手跑冤枉路。四是全程跟踪,全力服务。每年随车队出征的除张大生本人外,还有几辆维修车辆,十几名专职维修服务人员,带着配件切实为各作业车辆提供迅捷高效的保障服务。
按照这种模式运作,“路路发”迅速壮大为拥有几百台联合收割机、组织紧密的跨区机收作业队。由于管理科学,服务到位,规模大,作业质量又好,许多地方引机时都把“路路发”作为首选。不少外地的农机户也慕名而来,今年就有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青海等地的50多户农机户加入了路路发跨区机收作业队,“路路发”闯出了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新路子。同时,确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服务领域上也做足了功夫,从成立初的单一服务模式,到现在逐步转向开展机械化耕、种、收服务,正在逐步尝试为社员提供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服务和经营项目尝试实行“四统一”:统一耕种,统一收获,统一采购良种、化肥等农资,对各类农产品尝试实行统一加工、收购、销售,实现耕、种、管、售一条龙的服务新模式。
在尝试实行“四统一”服务新模式后,合作社的农民喜称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的“新管家”,有这位“管家”的精心打理,可以实现合作社、入社农机手和农民群众三者之间的多赢局面:合作社通过提供服务,创造效益,促进合作社自身的发展壮大;入社农机手因为保证了活源,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同时降低了东奔西走联系活源的成本投入;更为受益的是当地群众,有了合作社的“四统一”服务新模式,农民种地不仅省心、省力、省钱,而且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节本增效的作用,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再也不必为三夏、三秋等大忙季节而牵肠挂肚、往返奔波。
三里河乡后楼村村民朱钦玉高兴地说:“有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帮忙,我们也成了‘穿皮鞋’的农民。”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04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