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确山县 确山:农村经济活力增强

确山:农村经济活力增强

      本报讯 (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邓春喜)近日,笔者在确山县竹沟镇采访时看到,当地很多群众正把中药材夏枯球、半枝莲、白花舌草等打捆装车,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据了解,该镇今年中药材种植面积21000余亩,中药材生产已成为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为了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近年,确山县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导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如今,全县已建成了烟叶、温棚蔬菜、苗木花卉、食用菌、中药材、板栗、畜牧养殖、淡水养殖八大高效农业基地。全县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约2000座,烟叶、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1.2万亩、7万亩,食用菌年总产量达160万公斤,建成畜牧养殖小区85个,该县已成为全市蔬菜和食用菌生产重点县,跻身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和十大中药材生产基地。

该县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去年以来,全县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新建沼气池6080座,解决了2万多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公路29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公交车通车村达184个,通车率94%。

在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的同时,该县不断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优化补贴结构,落实对粮食、油料、生猪、奶牛生产的奖励补助,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该县着力于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逐步建立健全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该县积极探索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风险保障机制,将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病虫害、疫病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以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农业再保险体系,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

为了进一步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保障农民依法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确山县不断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的形式和程序,扩大村民自治范围,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各种有利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确山县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农村面貌的快速改变增添了无比的活力,为全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04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