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确山县 上蔡农民持续增收新动力

上蔡农民持续增收新动力

解放劳动力  发展生产力

土地规模经营成为上蔡农民持续增收新动力

科学流转土地让全县30万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大批“农场主”、“农老板”、“农经理”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

    本报讯(记者 胡海清 刘华山 胡殿文)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麦子刚种下,紧跟着下了一场及时雨,眼瞅着麦苗乍吐新绿,田地一派生机,上蔡县杨集镇种粮大户邝建国心里美滋滋的。今年,他在转包的480亩土地上全部种上了优质小麦,按今年每亩550公斤的产量计算,明年可打26万多公斤麦子,除去成本投入,净收益20万元不成问题。

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上蔡县有139万人、159万亩耕地,人均耕地不足1.2亩,如果单纯依靠土地,很难实现农民持续增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不少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挣钱,承包地粗放经营、收益甚微。此时,一批精明的农民致富能手看准“商机”,悄然兴起土地转包经营,上蔡由此出现早期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萌芽和雏形。

上蔡县委、县政府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因势利导推进农村改革发展。30年来,不但实现了30万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每年带回10多亿元劳务收入,而且闯出一条土地有序流转、科学流转的新路子,农业规模经营搞得朝气蓬勃、红红火火。上蔡粮食生产已连续5年取得飞跃发展,今年又创造了粮食总产11.87亿公斤的最好成绩,继续保持“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先进位次。

“土地流转好就好在解放劳动力、发展生产力。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上走出来务工创业,大块土地向懂技术、会经营的大户流转而权属不变,有利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高效农业、科技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上蔡县委书记李海洲如是说。

初步统计,上蔡现已培育100亩以上种粮大户40多家,50亩以上蔬果大户50多家,300亩以上花木大户30多家,农民自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200多家。目前,全县实际进入规模经营的流转耕地有近30万亩,大批“农场主”、“农老板”、“农经理”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繁荣发展。2008年,全县百亩以上种粮大户纯收益均在7万元以上。

与种粮大户相比,花木大户的收益更高。上蔡县和店乡种植花木已有30多年历史。现在,全乡共发展花木基地2.6万亩,其中百亩以上的花木大户有120多家。和店乡六肖村农民张杨六,凭着手中转包的5600亩花木基地,成为远近有名的“花木大王”。他经营的雪松、女贞、玉兰等上百个花木品种,畅销河北、山西、新疆等省区。近年,仅为北京奥运场馆绿化就提供优质花木6万多株,收益上百万元。

张杨六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土地流转没有政策指导,俺只是小打小闹。现在政策明确了,俺的信心更足了、干劲儿更大了。俺要再转包5000亩土地,建立万亩花木基地,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04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