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正阳县 正阳:村里事怎样办 “4+2”说了算
正阳:村里事怎样办 “4+2”说了算
本报讯(通讯员 李国中 涂 新 高万宝)经过门前的村村通公路延伸路建成后,正阳县闾河乡大高村老农高洪喜没事时喜欢搬个凳子坐在屋檐下,看着门前公路上的客车、摩托车来来往往。“到正阳县城方便了,1元钱就能进城赶集。”他咧着嘴笑着说。
与大高村的村村通公路一样,依靠“4+2”工作法,正阳县今年新建100多公里村村通公路延伸到村民组,规划新农村建设康居示范村30个。
“正阳县利用‘4+2’工作法解决了很多过去棘手的问题,通过实施‘4+2’工作法,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村民自治找到了一种有效途径,干部得到解脱,可以集中精力招商引资,搞经济建设。”正阳县委书记赵兴华说。目前,正阳县293个行政村(居委会)全部正在按照“4+2”工作法决策村里的事情。
县处级干部联系点建成了示范点。推行“4+2”工作法关键是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正阳县建立县处级党员干部包村联系点制度,让县领导前来监督指导工作开展,培育典型、示范带动。主抓此项目工作的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宋自平先后6次到他的联系村兰青乡吴庄村听取工作进展汇报、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就吴庄村新建新村居民点建设情况,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并帮助村里制定合理化建设规划。该县所有县处级党员干部纷纷到联系点,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指导联系村运用“4+2”工作法决策重大事项,把联系点建成了示范点,发挥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
30个村有了新规划。正阳县共有大小居民点4839个,占地2.5万多公顷,由于过去没有科学规划,农户建房向村庄四周呈“摊饼式”扩展,导致村庄膨胀,形成内空外紧的“空心村”,土地浪费严重,且村里环境差、房屋旧,通路、通水困难,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熊寨镇王楼村就是其中之一。“4+2”工作法推行之后,南王庄的群众纷纷找村民代表,希望把新村居民点建在离学校近一点、离路也近一点的地方,这样出行方便,孩子上学方便。村民代表成了村里的香饽饽。村民代表又把村民的意见反馈给村党支部,村党支部书记吴爱国觉得村民们的反映和村支部的想法不谋而合。按照“4+2”工作法四议程序,决定王楼村的新村居民点搬迁到离学校、柏油路不远的地方。像王楼村一样,正阳县今年又有30个村通过“4+2”工作法确立了自已的新村规划,不久,又将有30个高标准居民点呈现在群众面前。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17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