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正阳县 正阳县建立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机制

正阳县建立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机制

 

本报讯 (记者 杨军民 通讯员曹 伟)如何避免生猪市场再次出现新一轮的产量过剩和价格低迷?如何避免生猪存出栏量大起大落影响市场猪肉供应?如何建立一个养猪业自身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河南省生猪生产第一大县正阳县的做法是:立足正阳,着眼长远,通过实施“政策引导规模化、生产养殖标准化、疫病防治制度化、市场销售品牌化、发展模式产业化”,初步形成了一个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

政策引导规模化。该县按照“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养殖、进入养殖小区、进入市场循环”的“三退三进”思路,把发展养殖小区作为主攻方向,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在河南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猪生产的意见》,结合实际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作为生猪发展扶持资金;县农村信用社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贷款资金用于扶持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展;对用于新建或新扩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贷款以实际利率进行贴息一年;县扶贫资金贴息贷款重点用于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建设。

生产养殖标准化。面对市场需求,从1999年开始,该县制定发布了《正阳县优良生猪规模养殖技术规程》,逐步推行标准化养殖,即让猪“饮洁净水,吃绿色粮,用安全药,住卫生房”,确保猪肉兽药的残留标准达标,成为无公害生猪。

疫病防治制度化。该县坚持依法治畜,严格防控,狠抓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和冷链建设。一是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投资160多万元新建4个乡镇动物防检中心站,投资60万元建设了全省一流的动物疫病监测化验室,更新完善了疫苗贮藏设施。二是加强村级防疫队伍建设。出台了《正阳县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管理办法》,补贴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由2007年的1200元增加到2008年的2400元。

市场销售品牌化。该县在创建优质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基础上,着力打造正阳县“优质、安全、无公害”的生猪绿色品牌。为避免生猪市场鱼龙混杂,在市场上树起自己的牌子,20019月,由正阳县养猪行业协会牵头,在国家商标局为育肥猪注册了“正良”牌集体商标。为确保“正良”这个集体品牌的信誉度和价值不贬值,正阳县养猪行业协会采取统一印制商标、严格审验发放及按场编号的办法,加入协会的养猪户才有权使用这一商标。协会会员成立执法小组,不定期检查抽查,发现不按标准喂养者,实行一次黄牌警告,二次清除出协会,取消“正良”商标的使用资格。

发展模式产业化。该县始终把畜产品加工业作为促进畜牧业发展、提升层次水平的关键环节来抓,千方百计解决畜产品加工能力弱、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低等问题。通过企业改制、整合资源和招商引资等方式,目前已组建了国立肉食有限公司、正阳鲜润食品有限公司和华强肉联厂等几家较大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河南省正阳种猪场、正阳外贸繁殖场等国家级及省级生猪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广大养殖户建立起风险共担、产销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提高生猪产业的综合效益。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17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