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正阳县 记正阳县大林镇信用社副主任王开峰
记正阳县大林镇信用社副主任王开峰
记者 李小龙 通讯员 王 君 王朝阳
病床上孜孜不倦
挂针,输氧,紧急抢救,当天夜里,王开峰的病情因早发现、早治疗慢慢得到稳定。
治疗当晚,前来看望的人都为王开峰的病情捏了一把汗,而苏醒后的王开峰却只想着工作。当该社理事长等领导来看望他时,他用虚弱的声音说:“再住两天我就可以出院了,现在正值农信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关键时期,这是信合人几十年的梦想,决不能因为我们社影响了全县的筹建进程。”
尽管鼻孔里还输着氧气,王开峰的枕头底下却仍放着三份文件,其中一份就是关于转发《河南省<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另两份是农联社内部的红头文件。这几份文件安排的内容一直让病中的王开峰放心不下。
工作中雷厉风行
“唉,王开峰之所以病倒,都是因为工作太操心了。”村级联络员涂新远说起王开峰时,感叹着流下了热泪。他说,王开峰是今年3月份调到大林信用社工作的。在信用社底子薄、任务重、人员少、压力大的情况下,他带领全社人员寻找发展出路。作为单位负责人,他从来没有过星期天和节假日,时常忘我地工作。长期的高血压,使他随身携带着降压药,但繁重的、超负荷的工作又让他常常忘记了吃药。今年三秋大忙之际,为了及时把全镇1万多户的种粮补贴发放到户,整整一个星期,他往返于镇政府、信用社和农户之间,协调、督促粮补资金的落实,从没停歇过一天。
“工作上认真负责,是王开峰做事的原则。”涂新远说。那是个炎炎夏日,涂新远一大早就到信贷户吕培东家落实还贷事宜,但因吕培东一时无法偿还使他无功而返。回到信用社已近中午,涂新远看到王开峰仍坐在办公室工作,便向他进行了汇报。了解情况后,王开峰二话没说,顾不上烈日炎炎,便和涂新远一同前往吕培东家走访,询问吕培东的生意情况,让他按照信贷经营的有关规定落实本金与利息的偿还时间,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开展信贷合作。吕培东当即结清了3万元贷款利息,并明确在规定期限内一定把贷款还上。
“王开峰工作起来一向雷厉风行。”说起王开峰,信用社副主任朱付贤直言不讳。王开峰来大林镇信用社后,发现社里有近1500万元的不良贷款。为盘活这些不良贷款,他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走访了所有的村、组和贷款用户,了解各村贷款用户的家庭情况、贷款数额和家庭经济状况,并和社里工作人员分包贷款户,逐个落实贷款户的还款问题。在王开峰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至9月底,该社已盘活不良贷款560万元。
生活中质朴厚道
生活中的王开峰纯朴厚道、为人正直,对同事和朋友关爱有加,粗中有细。
“和王开峰共事以来,他一直把我们职工当成自己的亲兄弟,什么事都为我们着想,并且细致周到。”职工杨建立如是说。平时王开峰的生活很俭朴,从不吸烟喝酒,经常粗茶淡饭,在信用社的小食堂就餐。他和社里其他人员一样,每月自付150元生活费。他还要求工作人员下村工作时,严禁吃拿卡要,严禁发生扰民现象。然而对同事的生活和工作,他却是和风细雨,热情周到。有一次,王开峰和社里几位同志冒雨下村为农户办贷款手续。临近中午,王开峰因为社里有事不能同大家一起吃饭,临走时从兜里掏出200元钱,让大家好好吃一顿午饭。
在待人上,王开峰乐善好施。该社职工赵广因孩子有病花去医疗费10多万元,致使家徒四壁、债台高筑。王开峰在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帮助他筹集2万元钱作为孩子的医疗费,并以个人的名义拿出1000元钱为赵广家购买营养品。在他的倡议下,信用社全体职工还为赵广一家给予了集体资助,让赵广一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干工作,要么干好,要么就不干。”这是王开峰的座佑铭,也是他一向坚持的原则。正因如此,王开峰时刻把工作和群众的事放在心头,加班加点,忘我工作,最终导致积劳成疾,昏倒在挚爱的工作岗位上。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22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