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正阳县 江国故里走出的“蘑菇王子”
江国故里走出的“蘑菇王子”
——记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新爱
记者 宋 玉
正阳县城东5公里处坐落着一个风景如画的“百菇”园,这里树影婆娑、水波荡漾。这里更是食用菌的海洋,香菇、平菇、白灵菇朵朵散发馨香,断木木耳、毛培木耳、地栽木耳排排茁壮成长。这就是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办公地,这里能年产“俊恒牌”无公害食用菌鲜品500万公斤,这里发展带动了周边县乡2680户农民年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这里也走出了“全国百佳农产品经纪人” 鲁新爱。
鲁新爱,1973年9月出生于正阳县,16岁参加工作,在供销社干了20年,从营业员逐步走上了基层供销社主任的岗位。他是2004年与蘑菇结缘的。当时,任乡供销社主任的鲁新爱自费赴食用菌栽培很有名的地方考察。考察之后,鲁新爱下定决心搞食用菌栽培。他四处向亲朋好友借了2万元钱,结果第一年培育菌种失败,2万元全赔了进去。
2005年,鲁新爱又找了十几个人,集资15万元,租了县里的生态园继续培育金针菇。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年底一场大雪把20个棚子压塌了一半。当年不赔不赚,只是把成本收了回来。
就这样,在探索中摸爬滚打的鲁新爱没有再种金针菇,开始培育木耳。当年投资60多万元,这年他销售食用菌100多万元,获利50多万元。随着鲁新爱的木耳栽培和销售形势越来越好,几十个农户跟着他干起来。
2006年,鲁新爱带领的正阳县第一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登记。到了2007年,参与栽培木耳的农户更多了,目前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辐射全县19个乡镇,1360户农民社员加入,发展菌类产品10余种,年产“俊恒牌”黑木耳、香菇等无公害食用菌鲜品500万公斤、干货5万多公斤,并发展带动周边县乡2680户农民从事食用菌生产,年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年累计实现助农增收8500万元。
鲁新爱和他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出名了,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007年被河南省食用菌协会先后授予食用菌生产“先进单位”、“全省农村食用菌示范合作社”,2008年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2007年度“利润百强基层社”,实现利润147万元,位列榜单第54名,同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鲁新爱本人也成为河南省食用菌协会会员,多次被省、市、县评为 “杰出青年创业标兵”、“食用菌开发先进个人”和“优秀民营企业家”。2009年,他被共青团中央、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百佳农产品经纪人”;2010年,被省委宣传部、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服务农村青年创业标兵”。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2518.shtml